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為沒法子再跟進的時候,一位拍客卻是來報案,並提供了一段影片,這段影片是用紅外線拍攝的,雖然是黑白的,但是效果卻是清晰得很,畢竟是專業裝置,上面很明顯地記錄了齊順義將老拐推下河的全過程。
除了付熙麟和那位報案的拍客之外,沒有第二個人知道這段影片的存在,由於事關重大,雖然目前只露出了齊順義,但他是馬駿的貼身秘書,他實在想不出齊順義跟老拐有什麼恩怨,但由於老拐的死也讓線索全斷,所以他不敢馬乎,第一時間跟陸漸紅聯絡。
這件事從開始到最終,陸漸紅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一直沒有追著任克敵要他徹查,還是基於很多方面的考慮,這也是他沒有跟付熙麟提起這事的主要原因。想不到任克敵完全領會錯了陸漸紅的意思,不但把事向付熙麟露了底,還請他幫忙。當然,任克敵也是一片好意,出發點還是想幫陸漸紅,陸漸紅也沒法子去怪他,況且他是公安局常務副局長,抓緊破案也在情理之中。
陸漸紅沉吟了半晌,斟酌了一下措詞,道:“熙麟,這件事情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向外公佈。”
付熙麟頓時明白了陸漸紅的意思,其實在任克敵向他說起這事的時候,他對陸漸紅的做法是有些不解的,雖然這是拿捏馬駿的一個好方法,但是作為副國級的領導幹部,首先他是不會明確指示齊順義這麼幹的。到了這個級別,很多話都是說七分留三分,而對自己的下屬,這個比例倒過來可能都不止,一切都由得下屬去猜測。其次,縱然齊順義受了他的指使,齊順義恐怕也不會如實招出來,況且還有其他的力量在干涉。最後,即便是此事扳倒了馬駿,最終也極有可能是個兩敗俱傷的局面,無論高層是不是看重馬駿,出現這種行為,完全是殺人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三太子之說已經傳出來,這麼做的結果只能是便宜了第三人。
第3654章開不開刀
在明白陸漸紅的意思之後,付熙麟笑了笑道:“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跟聰明人說話總是很舒服,陸漸紅也笑了笑:“熙麟,工作為重,有空到京城來,我請你喝酒,我這裡還有一罈菊花釀。”
放下電話,陸漸紅的臉上卻是一點笑容也沒有了,針對齊順義的調查馬駿難道就真的一點都沒有察覺嗎?答應自然是否定的。那麼他會作何反應呢?
值此敏感時期,一點微小的動作或者稍嫌過激的反應都有可能醞釀出一場大的風暴來,就像對齊順義的調查一樣,稍有不慎,便容易引起強烈的反彈。事實上,也正如陸漸紅所擔心的那樣,馬駿確實已經有所察覺。
他在能力方面或許不如陸漸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就是廢材,能夠躋身於三太子陣營中的,誰又會是慫包?馬駿如果連這一點都感覺不到,那他這個市委書記的水分也就太大了。
從背景家勢來看,馬駿無疑具備了非常大的優勢,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可以肆意胡來,當初利用童顏跟柳建仁的關係醞釀出桃色事件來,既讓柳建仁顏面掃地(能夠就此將他拿下來當然是再好不過了),又可以嫁禍於陸漸紅,或者是祁加平,繼而挑起祁和陸之間的矛盾,可謂一舉多得,這個點子確實是齊順義想出來的。當時直覺告訴馬駿,這麼做有利有弊,利自然不必多說,但是弊端相對來說也不少,他對陸漸紅實在是太瞭解了,具有超強的洞察力和應變力,如果這個動作被陸漸紅看穿了,將直接影響到他與陸漸紅之間的關係。他的心裡很明白,所謂的三太子之爭,只不過是爭那最巔峰的位置,無論誰上,那麼另兩人也只不過是退而求其次,在其他重要崗位上任職,畢竟都是國家的棟樑,不可能棄而不用,除非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問題,這與派系鬥爭無關,明主集中制這個前提下,是需要合作的,沒有哪一個人能夠把整個團隊都用上自己人,多黨合作那是國外的,但是國內的明顯情況是多派系合作。
另外,同時惹惱魏系和陸漸紅,也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幾何中也學過,三角形是最為穩固的,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
所以把矛盾激化,撕破臉皮,並不是明智之舉,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陸漸紅呼聲最高,加上他是京城的市委書記,有著近水樓臺的優勢,因此馬駿也有些擔憂,誠然,背景是一大要素,但是作為馬駿這個要強的人來說,他並不希望一切都依賴於首長的強行推動。或許這個推動有可能成為他制勝的決定性條件,但是他考慮的並不是坐到那個位置上,而是在那個以後,沒有基礎的巔峰是搖搖欲墜的,那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整個國家、十幾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