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很榮幸,能夠在這座日本乃至亞洲的最高學府來演講,我向在座各位,致以親切問候和良好祝願!向長期以來為中日友好做出寶貴貢獻的日本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為了友誼與合作,需要繼承和發揚中日友好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中日兩國友好交往,歷時之久、規模之大、影響之深,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是罕見的。這是我們共同擁有的歷史傳統和文明財富,值得倍加珍惜,代代相傳,發揚光大。眾所周知,中日兩國曾被那一段慘痛、不幸的歷史所影響,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使兩國人民都遭受了深重災難,對此,上了年紀的人們至今記憶猶新。沉思歷史,使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兩國和平友好,關乎兩個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福祉……”
“我國政府和人民歷來堅持向前看,一貫主張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強調以史為鑑,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開闢未來,日本戰後選擇和平發展道路,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經濟大國和國際社會有重要影響的一員,我國人民支援日本繼續沿著這條和平發展的道路走下去……”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日兩國存在著日益增長的共同利益,面臨著需要共同應對的重大課題。基於這樣的客觀事實,我們的目標,就是順應潮流和民心,把中日關係推向新的歷史階段,實現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陸漸紅的演講非常樸實,在他的初稿中是有一些激進的語言的,但是偌大的會堂裡坐的都是學生,跟他們說民族大義,說歷史仇恨,無關痛癢,所以陸漸紅採取了循循誘導之策,表明我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是尊重歷史的國家,並非外界斷章取義描述的那樣是洪荒猛獸。
一陣掌聲之後,進入了即時提問階段,一個人舉起了手,他坐在後排,陸漸紅並沒有看到他,卻是被點了名,顯然是事先預謀好了的。
“陸書記,我是每日新聞社的記者,請問昨天在貴國領事館前發生了焚燒貴國國旗事件,對此您怎麼看?”
陸漸紅的目光中閃過一絲厲色,但也只是一閃而過,淡淡道:“我應大阪橋中先生的邀請到東京來進行友好訪問,請記住,這是建立在友好的前提下,尤其是日本與我國在領土方面的紛爭塵囂日上的情況下。我相信,大多數人是熱愛和平的,但是很顯然,日本有一部分少不但仇視我的祖國,同時也對日本很不滿。”
“陸書記為何說對日本也很不滿呢?”
陸漸紅淡淡道:“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如果對日本表示滿意,又為什麼到我國的領事館前做出如此出格的舉動來呢?相信你也看到了,現在在公眾媒體上致歉的不是中方,而是日方,蒙羞的也是日方。我在想,經歷了這起事件之後,還有哪個國家的人敢到日本來訪問?”
這時又站起來一個年輕的女性,自我介紹是朝日新聞社的記者,她提出的問題更加尖銳:“日本與貴國的領土問題爭論已久,並且矛盾在進一步激化,請問您對此作何看法?”
陸漸紅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些問題非常尖銳,而且非常敏感,很顯然,日方想透過自己的嘴裡分析或者說窺探出我國領導層的真正想法。
而在場的其他隨行人員也都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陸漸紅回答得如果過於強硬,今天可能討不了好,但是如果選擇迴避,氣勢上自然又弱了幾分,這對國家的榮譽也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陸漸紅摘下了眼鏡,將眼鏡放到演講臺上,忽然笑了笑道:“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一個故事。有一個大村莊,民風淳樸善良,土地肥沃,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還有一個小村落,土地貧瘠,所以就對那個富裕的村子起了覷覦之心,終於有一天,他們向那個富裕的村子發起了攻擊,一次兩次……不知道經過多少次這樣的進攻與還擊,入侵的人終於被打了出去,但是被侵略過的村子並沒有放鬆警惕,而是開始了提前的準備,以防止對方捲土重來。這叫做時刻準備著。我的國家尤其是軍隊,也在這麼做,也是在時刻準備著,一旦歷史重演,他們便會投入到戰鬥中去。其實對於領土之爭,我相信挑起事端一方比誰都清楚領土的歸屬權,同時我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挑起這個事端的用心是什麼,我說過,我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崇尚和平,我們可以以德報怨,但是這並不是無原則的。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尊重歷史,面向未來,這才是真正的態度。”
敏感問題無非這兩樣,陸漸紅作出瞭如此擲地有聲的回答,讓日方意識到作為發言人,陸漸紅不可能誇誇其談,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