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和心頭一痛。
他何嘗想造反?
所謂造反,不過是這局棋局之中的一場變法罷了。
一老者上前,道:“若是大人執意造反,老朽願為大人馬前卒!”
說著,老人脫下自己身上的衣裳,露出了滿是疤痕的上身,雖瘦骨嶙峋如枯槁一般,但老人身子還算精壯。
趙和麵色慘白,躬身道:“本官何德何能?”
後面的百姓道:“大人是好官,咱們不願見大人死。”
趙和呆立原地,這一刻,他只覺得心如刀絞,痛徹心扉!
自己真的是好官?
不是為了贖罪嗎?
老者上前,喊道:“大人,咱大同蔚縣和朝廷無半點瓜葛,但咱們還是認你這個父母官!只因您讓咱們吃得飽,穿得暖,如今大人蒙了難,咱們也不會袖手旁觀。”
“我們蔚縣人,是有骨氣,知恩圖報的人!朝廷要削官,我們不依!”
“對,我們不依!”
誠如朱元璋所說。
百姓是最淳樸,最好騙的。
只要對他們好,他們就聽話,叫他們幹什麼他們都會答應!知恩圖報的人或許不是全部,但絕對是大多數。
北方人向來仗義豁達,不拘小節!為了大義拋頭顱灑熱血,不是為了成就美名,而是為了心中的氣節!
這一刻!
站在百姓前面的趙和已經是面如金紙。
他羞愧!
他悲痛!
為什麼,為什麼自己不是朝廷的官,而是班家的官!
面對百姓,他趙和直不起腰。
他悔!
為官五載,趙和絞盡腦汁的改善蔚州百姓生計,五年來,他一分未貪,一分未動!蔚州從一個連百姓都只有兩千戶的貧困州,變成如今欣欣向榮的散州,他趙和功不可沒。
所有人都認為趙和是好官。
是青天大老爺。
可趙和心裡,一直埋藏著自己秘密。
他從小出身寒門,八歲開蒙之後被賣入班家為陪讀書童,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班家的教育和恩惠。
家族唯大的觀念,在他腦中存在了幾十年。
吳元年,朱元璋殺一百多浙東氏族,班家及時扭轉風向,投誠朱元璋,並舉薦文人官吏供朱元璋使用。
趙和,就是其中之一。
朱元璋為了避免趙和跟浙東還有關聯,將其遠赴北方為官,而到了大同,趙和起初幾年確實脫離了班家的掌控。
但自從班用吉貶官外放到山西之後,他又再次見到了昔日的主子。
而班用吉找到他的第一件事,就是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