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如今朝廷,是文官在掌控’
到底怎麼個結果,現在還無人知曉。
但是換句話說,兩種結果,都把握在這些翰林學士的手裡。
因為南方士子的文章……,他們幾乎都知道寫的是什麼!
閱卷官之中氣氛低沉。
因為他們也都清楚,如今的陛下是在幫著士子說話。不管這重新閱卷的結果怎麼樣,他們這些人都逃不掉名聲受損。
坐在椅子上的何文玉心頭有些堵得慌,開口道:“這算怎麼回事?”
“北方學子一鬧,咱們就要重新審閱?這成什麼了?”
不少翰林也是錯愕的抬頭。
何文玉這話是說到了他們心底裡。
坐在正中間的宋濂面色低沉,開口呵斥道:“何文玉,住口!”
宋濂放下手裡的卷子,急赤白臉的走到何文玉的面前,質問道:“你在發什麼牢騷?”
何文玉趕忙起身,驚慌道:“學生不敢!”
宋濂是朝中除了陶凱之外,年齡最大的文官,在朝中諸多學士之中威望很高,不少翰林侍讀,翰林學士,都要稱他為師。
宋濂橫掃了一眼何文玉。
他心裡頭也堵得慌呢。
如今他這個文人當朝首儒名聲一落千丈,都說他是徇私舞弊之人,偏袒浙東學子。
昨兒個府上還被丟了一大堆臭雞蛋,現在自己府裡臭氣熏天。
宋濂沉聲道:“陛下的旨意是重新閱卷,那就要重新閱!怎麼,你何文玉有什麼意見不成?”
一旁的翰林院侍讀龔其用拱手道:“宋學士,既然陛下讓咱們閱,那咱們便閱,但怎麼個取法,總還是還有個章程吧?”
“章程?什麼章程?”
翰林學士趙節起身,開口道:“我等取士公正!絕無半點徇私舞弊之處,要講什麼章程,動哪裡的學子?”
“此次科舉,閱卷全是公正公平,絕無半點徇私之處。在座諸位都是寒窗苦讀而來的學問,自然知道學問這東西是做不得假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從文章上去看,一清二楚!”
“哦,就因為幾個學生不甘心的鬧了鬧,朝廷就要妥協,就要重新取士。可大家別忘了,這舉子的席位,一年就三百個!北方士子想上榜,那南方士子怎麼辦?”
聽到趙節的話,不少學士都暗自點頭。
至少,在場還是有些人心裡沒鬼的。
宋濂也一下子有些愣神。
趙節的話,若是換在前面幾個朝代,那絕對是引來無數人附和的,因為這話確實佔了道理。
按照讀書人那套古板、刻板、執拗的做派,趙節的話能引來不少共鳴。
但,這是明朝。
坐在角落的學士龔其用喝了口桌子上涼透的茶水,心裡想著怎麼遠離這些人。
這翰林院……不,這文官派系,是呆不久了。
皇帝什麼性格不知道?
建國六年了,死了多少讀書人?沒點數?
洪武朝的文官不如狗。
這個道理還想不明白?
到了這個地步,皇帝的聖旨都下來了,那就是擺明了要折文官的面子,給北方學子一些名額。什麼舞弊不舞弊的,既然心裡沒鬼,那就讓人去查啊。還在這糾結面子,糾結名聲。
龔其用是廣西人,和這些浙東人向來尿不到一壺。
他也沒指望自己升官,反正當翰林餓不死。每天在翰林院寫一寫編注,查一查典籍,日子過的也還不錯。
畢竟御史彈劾誰,也彈劾不到他頭上。
這時候,何文玉站在桌子前,嘆道:“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決不能再犯錯,總不能因為幾個士子一鬧,就把咱們原先的結果給改變了。”
“若是名次變了,那咱們這些學士成啥了?豈不是自認自己為那些同鄉人舞弊?若是讓北人入榜,難南方學子怎麼辦?豈不是痛罵咱們這些老傢伙?”
“是極是極!”
不少學士搖頭晃腦,紛紛贊同。
如今朝廷可是文官在把控!
這一點可不是他們憑空猜想來的,而是有真切的證據啊。
晉王大破北元,如今大明再無戰事。既然沒有戰事,那就到了盛世,就該由文人接管國家的治理。
陛下不也是這麼做的嗎?
李善長歸養,胡惟庸沉默,如今整個朝堂說話的聲音都是文官!淮西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