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身在曹營心在漢
御武殿暖閣之中,朱元璋臉色稍有一些不佳。
老朱側首,劉伯溫則是老神在在的坐著。
兩人沉默了一會,心思各異。
朱元璋看著手中的冊子,道:“戶部尚有餘盈,為何這筆錢就是拿不出來呢?”
劉伯溫沉默了一會,道:“陛下,戶部那邊應當也是有章程的,款項撥下去,來年就不好交代了。並且這雲南一年三百萬貫的支出已經超了兩次了。”
聽聞此言,朱元璋面無表情的將手中的摺子放下。
淡淡道:“就怕不是這個原因!”
“錢不到,軍隊訓練不出來,若遇蠻夷作亂,受害的還是咱大明百姓。”
“傳咱的旨意,給呂昶交代下,這筆錢不過中書省批了,直接從戶部賬頭上支。”
老朱當政的時期,就是有能耐說這話。
換做往後的皇帝,除了仁宗的徵北大將朱棣要錢的時候還稍微容易些,其他皇帝,基本都被內閣卡的死死的。
朱元璋寫了條子,由王景弘呈交到了呂昶的手上。
呂昶拿了條子,也沒含糊,二話不說就讓倉部開啟國庫取錢,運往雲南。
得知這一訊息的楊憲和汪廣洋等人也是氣得不輕。
楊憲則是命人彈劾呂昶。
戶部一向是文官所掌控,如今呂昶和他們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此呂昶是不除不行。
老呂六十多歲的高齡,硬是被那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御史給氣得臉色都紅溫了。
朝堂之上,御史秦松振振有詞。
“臣彈劾戶部尚書呂昶為官不清,身為前元臣子,不思為國效力。家中更是接濟蒙古女子……。”
秦松將呂昶從內到外都被洗刷了一遍。
呂昶原是元庭的官員,早年間受元庭之名招降朱元璋,劉伯溫薦舉呂昶乃是一個能人幹吏,老朱因此便將其扣下。
後來元庭北逃,呂昶在朝為官幾載。
朱元璋面色也十分陰沉。
“呂大人,你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元庭臣子的時候距離如今不過幾載,難道呂大人已經忘了?”秦松冷笑問道。
呂昶渾身一顫,咬牙道:“的確,老臣本就是元庭所提拔的官員,難道我輩讀書人知恩報恩,不對嗎?”
“哈哈哈,知恩報恩?這麼說呂大人還要給北元效力?”
呂昶胸口一陣起伏,轉頭看了看朱元璋低沉的臉色,跪地道:“陛下,老臣冤枉。”
秦松冷笑道:“呂大人冤枉?呂大人莫不是要說,自己雖為元庭臣子,卻是為大明做事?”
“難道不是?”呂昶慍怒,轉頭賭咒發誓道:“老朽為官數十年,算錯的賬不過一手之數!而為大明一來,從未算錯過一筆賬!難道老朽還算不上嗎?”
“那呂大人家中所養的三十二個蒙古家僕,作何解釋?”
此話讓呂昶瞬間有些措手不及。
那些家僕,都是他從販子手裡買的。
可他不能說,不敢說。
因為說了也沒用。
可以買賣家僕的市場裡面有很多種奴隸,崑崙奴、高麗奴、倭奴,都是能夠充當奴隸的。
可為什麼偏偏選蒙古人?
秦松微微一笑,並沒有說話。
彈劾呂昶的難度太小,因為此人本就詬病之處不少。
歷史上這小老頭也死的不冤枉。
歷史上,朱元璋允許那些以前招降的臣子迴歸北地之後,呂昶便親自寫信去尋找自己兒子的死活。並且在書信的背後寫下了‘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八個字。
當時蒙古達蠟還在當政,北元並未徹底滅亡。
此信件被楊憲截獲,朱元璋二話不說便將其誅殺。
讀書人的忠義其實並不比武人弱到哪裡去,呂昶身在曹營心在漢。對朱元璋來說或許是背叛,可對於北元朝廷來說,卻是一個有著風骨的名臣。
對於呂昶這種人,很多人會感到矛盾。
但對於他自己來說,做事和做人,是相對的。
於心不愧,於理不愧。
呂昶臉色灰敗,緩緩伏地。
秦松接下來又彈劾呂昶私放國庫之事。
但明眼人都知道,這事沒皇帝的允許,誰敢這麼幹?
朱元璋凝眉。
坐在御案前的老朱有些心裡不痛快。
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