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舉仕並非師兄所願
等到申時,林嗣文才將一篇古人註釋完。
他所註釋的,乃是韓愈所寫的‘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口中喃喃唸完這一段,林嗣文的眼中有幾分茫然和惶恐。
他八歲開蒙,苦讀十八載,為的是什麼?
是承繼家族興盛?
還是為了胸中的太平盛世?
他讀的書很多,自讀完千字文之後,便一直在讀書。
可讀的書越多,他越懵懂,越惶恐。
書中所講,與自己所經歷的現實,真的是一回事嗎?
坐在書案前的林嗣文聽得一陣犬吠,這才想起今日溫凡說的事,起身活動了一下痠軟的腰背,便起身朝著書院趕去。
一路快步,林嗣文到了書院。
而此時,班用茂的書房之中,並不止他一人。
燭火映照著兩人的身形,班用茂身前的矮桌前,溫凡靜靜地坐著。
班用茂緩緩放下手中的冊子,撫須淡淡道:“你這篇文章作的不錯,但過於炫技。當今天子乃是務實之君,你且再改改。”
說罷,班用茂將另一本冊子拿起來。
溫凡上前接冊子的時候,眼神也正好落在另一本冊子上。
看到冊子上的名字,溫凡凝眉,語氣頗為疑惑道:“老師,嗣文……。”
班用茂那有些渾濁的眼中露出一些精光。
旋即好似是敲打溫凡般,道:“嗣文的問策寫的不錯,字裡行間也都契合而今朝廷取士的標準。”
言下之意,林嗣文的論策,比他要寫的好很多。
下一秒,溫凡那原本還能淡然的臉色瞬間有些變化,他稍微遲疑了一下,道:“師兄忙於註釋古籍,怕是並無為官之心。”
說罷,他似乎是擔心自己言語之間意圖太明顯,忙躬身道:“一切看老師的意思。”
班用茂也犯了難。
林嗣文無疑要比溫凡更為適合舉仕。
林嗣文詩詞稍弱,但非好高騖遠之輩,學識紮實,四書五經也都熟讀。更讓人拍案叫絕的,便是林嗣文的手書。
他曾寫過一些文章,都是上佳之作,便是文壇之首的陶凱陶公,也對其讚揚有加。
但……註釋古籍,同樣重要。
為官舉仕,成全的是林嗣文一個人。
而註釋古籍,修撰文書,成全的……卻是他和林嗣文兩個人。
班用茂深深的猶豫。
燭火之前,班用茂的臉色顯得有些凝重和沉吟。
而溫凡也心頭忐忑。
於是乎為了加一把火,溫凡湊上前道:“老師,師兄所好非是舉仕……。”
這句話,一下子讓班用茂堅定了內心。
因為這句話,給了他一個臺階。
捫心自問,就算是他班用茂,也希望林嗣文將目前手裡的古籍給註釋完,只要註釋完之後,他師生二人,必將在翰林藏書閣之中有一席之地。
“你且好生改改,此次舉薦事關重要!不可馬虎。”班用茂道。
溫凡接過冊子,狡黠的笑了笑。
隨即又有些為難道:“老師,你將師兄的冊子……給我一觀如何?”
他要以斷後患。
班用茂自然也知道溫凡的用意,沉默了一會之後,他點頭道:“你借鑑借鑑也好,切莫讓你師兄看到。”
說完,將冊子遞給了溫凡。
溫凡嘿嘿一笑:“放心吧恩師。”
班用茂撫須,嘆道:“我會跟嗣文談一談此事,也好讓他心裡沒有心結。”
……
太原城繁華的街道上,林嗣文獨自行走在大街上。
他的身上,是一陣陣刺骨的寒意。
心結?
林嗣文想笑。
什麼叫我的心結?
難道如此不公的事情,最後的不甘,竟然成了別人眼裡的心結?
他在桃李書院讀書時間不長。
但好歹也是大師兄,並且學識和德行無一不是其中翹楚,論道舉薦舉仕,整個桃李書院他應是首當其衝。
林嗣文的心中,不斷的想要壓下那一股委屈的無名之火。
他委屈的,不是自己沒辦法舉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