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章 都是見錢眼開的蠢材?

第一百九十二章:都是見錢眼開的蠢材?

乾清宮,朱元璋也回到宮裡,召集楊憲胡惟庸,太子朱標議事。

事情查出來了,怎麼處置怎麼罰,朱棡那邊做主。

但是為什麼鬧出這樣的事情,就是上面這些人的問題。

但是毫無疑問,無論朱元璋怎麼追責,這事都跟兩個宰相關係不大。

畢竟兩人上任時間不過半年。

議事的內容也多是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但胡惟庸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的,此事由李善長執政期間就埋下了隱患,偏偏在這個節點暴露出來。

“歸根結底,是朝廷對地方上的瞭解不夠多,不清楚朝廷政策落到地方上,是個怎麼樣的實施過程。”

朱標站在朱元璋的身側,說出了自己關於這一次大案的總結。

“朝廷的政策是好的,但是落到地方上就很有可能因為官員的歪解而好事變壞事。如這一次大案,清倉賣陳谷是國策,本是利國利民的良策,朝廷損失一些,但實惠了老百姓,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損失。”

“但是卻被貪官汙吏加以利用,中飽私囊,這就是朝廷的失職也是為政者的失職。”

“從此看來,朝廷對官員說什麼、做什麼、不甚瞭解。甚至對地方民情,百姓生計,也不瞭解!”

朱標聲音逐漸嚴厲。

朱元璋點頭:“官員是朝廷的官員,若是連官員做的事朝廷都不知道,那這朝廷的公文,國策,豈非成了空頭文章?”

他眼神冷冰冰的掃了一眼兩位宰相,冷冷道:“百姓受了官禍,冤屈無處得報。就只能咒咱這個皇帝!說咱朱元璋是民賊!”

“去年鳳陽的事,私底下百姓咋說的?啊?”

他冷笑道:“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兩位宰相渾身一抖。

尤其是胡惟庸。

這句話,是坊間一些不知死活的百姓流傳的,結果被錦衣衛的人給彙報給了朱元璋,老朱氣得差點要殺人。

說到這,老朱氣不打一處來。

“咱給你們權力,給你們人手,你們是咋辦的事?”

“開封是哪?是咱大明重鎮,周王未來的封地,結果鬧出這麼大的事,你們還一點不知情!你們當的是什麼官?”

“千里做官只為財,難道我大明滿朝文武,都是一群見錢眼開的蠢材不成?”

兩位宰相面露愧色。

“臣等有罪。”

兩人躬身道。

朱元璋找到了撕開丞相這個位置的口子,以此次貪汙案發難,對大明朝現如今的兩個宰相實施了無差別打擊。

政事上的錯誤,宰相背全部的責任。沒見誰敢把這種錯誤歸結到皇帝頭上的,而且每年各地和朝廷的來往並不少。

宰相沒及時發現地方行政上的失誤,就要揹負責任。

胡惟庸和楊憲,各罰俸半年。

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將開封府那些落網官員所在官職的候選人員準備好,這件事沒有單獨交給某一個人,而是兩人共同討論。

朱元璋旋即將考察制度的事情提了出來。

楊憲和胡惟庸兩人無奈,兩次案子,讓朱元璋施行考察制的立場堅定無比。

官員既然做不好朝廷交代的事情,那就要實施新的政策。

在這種自身岌岌可危的環境下,下面的兩個派系都不具備站穩腳跟的底氣。派系掌握朝局,那是在皇帝都沒有辦法問罪的前提下。

可如今,自身難保。

胡惟庸和楊憲離開之後,朱元璋臉上掛著一絲淡笑的出神看著殿外。

燭火搖曳下,朱元璋的臉顯得有些忽明忽暗。

“太子。”

一旁站著的朱標點頭回應:“兒臣在。”

“老四婚事就這兩天了,你催著點。”

“是。”

兩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看的出來,朱元璋的臉色有些輕鬆。

畢竟想要辦的事情想了那麼久,這一次總算是有了眉目。

藉著這一次官員失職的藉口,朱元璋將‘官員審查’這個大名目從戶部給挪了出來,雖然也是掛在戶部之下,但是是由劉伯溫直接對號皇帝負責。

這就開創了政務直接對交皇帝的先河。

朱元璋從洪武元年的時候,就不想設立什麼宰相。

什麼事情都讓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