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許多讀書人都極為不屑。
並且眼中都帶著一絲冷笑。
倒是淮西人這邊一個眼神感觸頗多。
這也是跟他們的經歷有關,讀書人大多都沒捱過餓,不知道餓肚子的滋味。
而且在洪薯這件事情上面,他們多數人心裡有怨氣。
因為老朱將洪薯的功績都給了朱棡跟皇家的人,這種教化萬民,名垂青史的功績沒有落到讀書人的身上,他們怎麼可能對這事積極的起來。
不過也好在老朱有威嚴,不然這些人怕是還真的敢陽奉陰違。而且朱元璋將推廣紅薯種植的事情交給了他們,也算是給了他們一點名垂青史的機會。
不然,他們怎麼會對洪薯這麼上心。
朱元璋走到田壟上,在徐達的攙扶下脫掉了鞋子,用腳踩在了泥土上。
眾人看去,朱元璋站在朱棡的身側,兩父子差不多高。
朱元璋拍了拍朱棡的肩膀。
“哎,你們這輩人是生的好時候,根本沒見過捱餓的人啥樣。人要是餓到了極點,就不能稱之為人了,眼睛餓的發紅,跟厲鬼一樣,見到什麼都要咬下來啃。別說什麼觀音土,草籽湯。就是特孃的娃娃都要煮了吃了。”
“咱見過那樣的人,吃了人肉的人……根本就不是人。”
說著,朱元璋的眼眶就開始泛紅了。
“紅薯將來若是真的可以成為咱們大明的口糧,咱們老朱家對這個天下的功德,也算是對得起這份供養了。”
功德。
這個詞用的很好。
因為功德是平等階級使用的詞。
朱元璋將自己當成老百姓,回報社會,所以可以用功德這兩個字。
但是朱棡擔憂的是,官員們,會不會將這份功德,當做是恩賜!在高高在上的角度上,將洪薯公諸於世。
說著,老朱也招呼道:“行了,都特孃的別看熱鬧了!”
“晌午了,趕緊幹活!”
“妹子,你跟諸位大妹子架起鍋灶,咱們今兒個也跟老百姓一樣,在田間地頭試試這豐收的喜悅!”
“徐天德,來,咱們賽賽,看看誰先挖完一壟!你這傢伙老說自己能幹活,咱今兒個就要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