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問道。
其木格安撫著孩子。
而一旁,海別帶著張玉到了角落。
“張知院,事到如今,一切都要靠你了,這是探馬軍司聯絡的信物……,出了大營之後。由你來聯絡探馬軍司的人。”
海別從袖中掏出一塊玉佩,一個骨哨。
張玉面色動容:“公主殿下,那您呢?”
海別幽幽道:“明軍有幾萬騎兵,想要逃出去何其困難!沒有幾個時辰的時間肯定躲不過去。”
“我帶著幾個人去搶奪戰馬逃營,只要我們這邊鬧出動靜,你們逃走的地方就沒有那麼多明軍追擊。”
“只要能夠逃出百里……。”
“總之,一切靠你了!知院。”
張玉點了點頭。
當晚,明軍之中確實開始慶功會。
將士們也久違的喝了一口酒,吃著烤的牛羊肉,開始歡聲笑語。
此戰陣亡的明軍不少,可即便是如此,活下來的人還是沒有一直待在死亡的陰鬱之中。
古人很看重生死,卻也看淡生死。
在他們眼中,能夠吃飽飯,打一場勝仗論功行賞那就是天大的事。
這些活著的將士們回到京城之後,最差的都可以分到幾貫錢!
那些斬殺了兩三個元人的,可以分到幾畝地,有了這幾畝地,家裡可以再添幾個人口。
斬殺超過五六個的,那賞賜就大了,不光會有一個從九品下的官位,還可以多納妾一人!另外還有田畝和賞錢。
明代的軍功制度其實挺殘酷的,因為是按照人頭來計算軍功。
那些在戰鬥之中死了的蒙古人,基本上都被梟首,以作軍功。
這是戰爭,即便是朱棡也不能多說什麼。
除非有更好的辦法可以解決。
貿然動這個制度,那涉及的不只是將門的利益了,是整個大明軍隊將士們的利益都動了。
前營上萬人歡聲笑語,而在關押元人的地方,此時燈火通明。
張玉剛帶著幾百個元人出帳準備逃竄,因為那個時候正值換崗的階段,沒有人看守,可剛剛走出來百步,就被人團團圍住。
“喲呵,王妃,這是打算去哪兒啊?”
朱棣笑呵呵的聲音從一旁的營門口響起。
其木格面色一變。
她驚慌失措的看著張玉。
就在這時,張玉上前,躬身行禮:“卑職校檢司張玉,參見燕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