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章 朱元璋的猶豫

第一百三十九章:朱元璋的猶豫

但罵歸罵,御史言官又不能都殺了。

朱元璋面色沉沉,坐在椅子上看似沉吟,實則心思有些不定。

這一點,從朱元璋不斷變動的姿勢就可以看得出來。

一旁的太監王景弘有些無奈。

“還沒走?”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朱元璋突然開口問道。

王景弘恭敬的點了點頭:“還沒。”

這一下,老朱的臉色更為漆黑。

“那就讓他們在外面跪著!”朱元璋的心裡有些不平衡。

“他們喜歡跪,那就跪!咱的兒子出去打仗,他們倒吵起來了。”朱元璋瞪著眼睛,心中憤憤不平。

他不平的原由在於,朱棡外出打仗,雖然有些莽撞,但說到底那是他朱元璋的兒子!難道不是他朱元璋最傷心?

你們這群御史言官的來湊什麼熱鬧。

王景弘有些無奈道:“陛下,老奴冒昧,可那宋太史畢竟今年七十有三,這身子骨……。”

宋濂的身子不好,這幾年就已經走路都走不利索了,若是這麼繼續跪下去,怕是會跪出事來。

朱元璋沒有回答,只是梗著後槽牙咯吱咯吱響。

他也在思索。

宋濂是有功於大明的,而且有大功。

很多條令,文書,在大明建立之初,都是宋濂一手主持,說他是大明建立之初的第一文臣,也沒什麼錯處。

這些年在大本堂教導皇子,也教導的不錯。

老三老四就很好嘛。

不過主要還是咱老朱家的種好!生出來的兒子,除了個別不爭氣的,都是人中龍鳳。

朱元璋想到這,臉色緩和了不少。

比起秦始皇,李世民,劉徹這些君王,咱老朱有一條就遠超他們。

那就是兒子!

咱老朱的兒子,老大能幹,賢德。

老三老四也是人才,比起朝中肱骨之臣的能力也絲毫不差,煩惱啊,老朱的煩惱就是能用的兒子太多。

想到這,朱棡擺了擺手:“讓他們走吧!”

王景弘點了點頭,微微弓腰走了出去。

他的出現也讓那些御史言官的臉色越發不忿起來,王景弘出來,那就是朱元璋擺明了態度不接見他們。

“幾位大人,你們還是先走吧,改明兒等陛下心情好了,再來也不遲啊。”

王景弘勸解道。

跪在面前的參知汪廣洋冷哼一聲,道:“陛下若是不出來,咱就在這跪到底!”

王景弘面露苦澀:“幾位大人這是何必?陛下對於晉王殿下的處置是如何,也要等晉王殿下回來再說啊。”

詹微正色道:“我等並不是要對晉王的處置,而是想要問問陛下,若是藩王盡是如此魯莽行事,那我大明邊境之穩固,豈不是成了空談?”

“老夫作為御史臺御史,理當爭諫!報大明國政之疏忽。”

王景弘這時候也有點無奈了。

看著一旁的宋濂道:“宋大人……。”

宋濂臉色蒼白的抬手:“老夫意已決,大伴無需多說!”

明代文人的腦殼子,就是特孃的硬!

這時候,後面也有御史高聲道:“老臣凌漢死諫!願陛下暫緩藩王就藩一事,等到諸位藩王有能力帶兵再就藩也不遲。”

凌漢。

王景弘看了一眼,更是滿心的悽苦。

凌鐵頭,出了名的。

他也參與過反對藩王就藩的事情,但是朱元璋因為他是老臣,加上跟淮西人有些牽連,所以在塗節跳的最歡的那個時間點,將凌漢給辭官回家待召了。

塗節死後,凌漢重回御史臺,並且擔任右都御史。

王景弘還想勸幾句,不過這時候,幾個御史都抬頭朝著殿內看去。

朱元璋龍行虎步的走了出來。

他看著凌漢,道:“咱的兒子,什麼時候沒有帶兵打仗的能力了?”

“啊?”

說著,朱元璋咆哮道:“咱的兒子丟了,最傷心的是咱,你們跟著鬧騰什麼?”

“陛下,藩王舉止輕浮,肆意妄為,若是面臨戰局,牽一髮而動全身!邊境藩王之莽撞,可是要由整個朝廷承擔的!”詹微正色道。

宋濂也顫顫巍巍的拜道:“藩王手中權柄過盛,於朝局不穩!若是都如晉王殿下這般莽撞,隨意派兵征伐,挑起兩國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