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3章 悲觀

第三百六十三章:悲觀

劉伯溫失魂落魄的回到府邸,坐在正堂之中手腳冰涼的望著外面。

長子劉璉剛下值回到家中,便看到父親滿面愁容的坐在正堂之中,連忙上前驚慌道:“爹,您這是怎麼了?臉色如此難看?”

劉伯溫只是閉目搖頭,神色間滿是哀慼。

他本就是一個‘杞人憂天’的人,時常會擔心事情背後所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當初他勸誡朱元璋不要去進攻安豐解救韓林兒,就是想到了後面會對朱吳聯盟造成的影響,不管是韓林兒身份的難堪,還是陳友諒的虎視眈眈。

或許用杞人憂天有些貶義。

但是劉伯溫確實是一個想的很多的人。

劉伯溫將今日和楊憲的決裂說了出來,長子劉璉嚇得臉色煞白。

“父親,楊憲那廝……。”

“叫他監國!”劉伯溫鄭重道。

劉璉心有不甘,他如今平步青雲,官場之中官聲很好,在自己所在的御史臺如今也有幾分薄面。須知,在前兩年,劉璉因為李善長執掌大權的緣故,在官場上舉步維艱。

劉璉沒有他爹劉伯溫那麼深的算計,只是一個很老實的讀書人,心裡自然也有幾番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報復,而這份報復一旦到了官場上,自然而然都會演變成爭權奪利。

因為有權,你才能讓自己說的話起到作用!

劉伯溫見長子臉上的不甘之色,頓時怒道:“你是不聽我這個當爹的話了?你入仕途,我是怎麼告誡你的?‘恪守己身,立身立命’,你莫非都忘了?如今剛進官場幾年,為何講這些話忘得一乾二淨?”

說完,劉伯溫甩開長子的手,在劉璉有些慚愧的注視下,劉伯溫冷聲道:“楊憲此舉,無異於是將許多人推入火坑!攔,我劉伯溫是攔不住了!”

劉璉不解。

“爹,為何如此悲觀?”

劉璉將今天從那些同僚口中聽來的話複述道:“楊……監國如今之舉,不過是更迭了一些官員,只要官員能為陛下所用,陛下如何會破釜沉舟?當初韓國公執掌大權之時,卻也同這般所為毫無分別,可為何到了楊監國這裡,就……就……。”

劉伯溫冷笑一聲。

負手看向正堂之外,身影消瘦單薄,他如今也是六十多的老人了。

他神色清冷的道:“楊憲貪權,妄想執掌中樞!他跟李善長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李善長懂上位,看的清自己的地位。”

劉伯溫壓低了一些聲音。

“你當李善長是無為之人?官居尚書左丞之後懶政?這是多麼可笑的笑話!李善長乃是當朝宰相,跟隨上位多少年?上位就是眨眨眼,李善長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如今之局面,看似複雜,實則明瞭至極!”

“李善長站在楊憲的位置上是怎麼做的?不……,李善長還沒達到如今楊憲的位置!說他懶政?李善長最擅長表現自身的才德,如何會懶政?無非是坐如針氈罷了。”

“李善長尚且不敢動御史分毫,楊憲卻動了!璉兒,御史是什麼人,你不清楚嗎?”

劉璉整個人呆住。

御史只是正九品小官,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算是史官。

是皇家專用來記錄君王與大臣一言一行的史官,後來逐漸變成了進諫官員的稱呼,也就是糾正皇帝和官員言行的作用。

殺御史,就是閉塞言路。

想到此處,劉璉渾身一顫,遍體冰涼。

楊憲難道真的要盛極必衰?

“那兒子該怎麼辦?”劉璉問道。

劉伯溫沉吟一陣,隨後道:“青田老家的祖墳需要修繕了,為父年老體衰不宜動身前往,你且替為父去吧!”

劉璉臉色悲慼的跪下,隨後保證自己會好好修繕老家的祖墳。

這種事,一般都需要辭官,因為大明朝沒有那麼長的假期。

但是這種情況下,劉璉辭官是保住一家子人。

劉璉跟那些官員混的比較勤,其實要說什麼有什麼苟且也並沒有,只是劉璉擅長筆書跟作詞,閒來無事就跟那些文官一起談論談論詩詞,也算是趣事。

只是覆巢之下無完卵,這種情況,還是抽身比較好。

劉伯溫本想去見皇后,不過皇后事先一步送來了手書,告訴劉伯溫不要輕舉妄動,不管怎麼樣,浙地文運傳承是不會斷的。

收到皇后的手書,劉伯溫更是整個人蒼老了幾歲。

這更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