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當今大明的天子。
“陛下,其實這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啊。”王景弘道。
“哦?說來聽聽。”朱元璋調整了下坐姿。
“陛下,大道理奴婢說不出來,但奴婢就知道,這無煙煤若能成為朝廷進項,那便可以做到許多事。修官道,治水利!為民造福。”
“咱大明如今有您這樣的聖明天子,朝廷也必然大有可為。”
兩句馬屁不算高明,但也拍的老朱輕飄飄的。
畢竟真要論為國為民,殫精竭慮這些優點,朱元璋是無人可及的。
到了御武殿,老朱召來了劉伯溫一起試用無煙煤。
如今朝中的臣子只有淮西將領和劉伯溫能讓老朱比較放心的把事情交出去。
尤其是劉伯溫。
劉伯溫自從接受了稽核司之後,朱元璋用的愈發順手,劉伯溫能力強,腦子聰明,很多事都不需要老朱去說劉伯溫就能想到。
比如此時。
劉伯溫驚歎於無煙煤的神器,嘆道:“真乃神物也!”
下一秒,在老朱的眼神注視下,劉伯溫起身拱手拜下:“臣願往北地,收購煤礦。”
劉伯溫很清楚,朱元璋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召集他來御武殿議事。
皇帝相召,必然是有大事要去做。
朱元璋點了點頭:“不能洩露了風聲,對外就說朝廷要打造一批戰甲,需要用到煤。”
劉伯溫點頭:“臣遵旨。”
“需要多少錢,讓戶部那邊撥款,楊憲不用管。”
……
大同一幅喜氣洋洋的景象。
已經近在大年,大同城內張燈結綵,這個日子,無論是多麼窮苦的人家也會在門口貼上一些紅色的東西,表示喜慶。
晉王府還只是修建了一個輪廓,眾人還是住在大同城內臨時的院子。
太原風波的起始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大同城周圍的各種工廠跟作坊也都開始有了雛形。
朱棡等人也回來的正是時候,第一批高爐鍊鐵正好出爐。
鋼廠之中,三位皇子以及徐達、徐妙雲、耿忠等人,都在此注視著工人拆爐。
在一眾注視下,一塊由鐵礦石之中的鐵融化產生的鐵塊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一塊鐵疙瘩,卻是高爐鍊鐵至關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