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9章 上任,保定

第三百九十九章:上任,保定!

朱棣愣住,他確實是沒想過那麼多。

不過沒想過不代表朱棣想不明白。

他也知道,如今朝中局勢轉變,淮西勳貴眾人可以說是東山再起,沒有了浙東文官的壓制和彈劾,淮西勳貴在朝中除了懼怕皇帝的威壓以外,基本沒人可以壓制他們。

唯一能夠壓制他們囂張氣焰的……,怕是隻有藩王了。

這種情況下,又以晉王朱棡是藩王之中權勢最大。

晉王手裡握著整個漠南軍權,又有鋼鐵廠和火器作為根基!朱棡在漠南佈政,軍政一把抓之下漠南幾乎是鐵桶一塊,勳貴都自動放棄了自家商隊在山西的生意。

不得不避免有人給三哥暗中穿小鞋啊。

徐達鄭重道:“王爺,上位回京之前交代了,山西遷徙百姓的政策已經迫在眉睫,太原府年底前已經整理出了一批前往保定建廠的百姓,您還是早點上任吧。”

一聽到是朱元璋的意思,朱棣只能面色黯淡的低下頭。

“可我三哥在那邊……。”朱棣不放心的問道。

“讓錦衣衛去吧,有錦衣衛的人去,王爺也好安排。另外老臣即刻修書回京,將此事告知陛下。”

“那還等啥,現在就去啊。”

徐達問道朱棣:“王爺,此書信怕是要走錦衣衛的門路,不走兵部……。”

朱棣點了點頭,對於徐達的謹慎表示贊同。

……

保定府,北臨順天,南臨真定、河間兩府,西北方隔著一座太行山脈,與山西腹地遙遙相望。

從大同的渾源州橫穿北嶽恆山,途經靈丘縣、淶源縣、總長三百二十里的距離,就可以到達保定府。

和朱棡的漠南布政使不同,朱棣掛著的只是一個保定府知府的名頭,還有一個大明保定船司的指揮使頭銜。

朱棣的權能集中在對保定整個州府的掌控,以及對薊州入海口的使用權。

順帶一提,薊州入海口的渤海如今是由順天府、河間府、以及山東行省的四個府所掌控,朱棣要的,就是河間府轄區內的一處港口。

十一月二十七,天降大雪,天地蒼茫一片,白如蒼狗。

乾燥冷冽的冷空氣從山谷之中襲來,吹得朱棣那張英武的臉上有幾分狼狽。

朱棣的遷徙大軍從蔚縣出發,帶著數不清的紅薯,米麵,以及三千戶落戶保定的工戶前往保定開始修建道路。

朱棣牢記著三哥教自己的那些事情。

讓百姓衣食無憂,產生歸屬感。

而隨行的工戶之中,還有幾百戶是蒙古人,他們是自發響應朝廷號召的,因為朝廷向他們保證可以讓他們在保定落戶,並且有屬於自己的房屋。

願意來的,都是接受漢話程度比較高的蒙古人,並且在草原上已經沒有了牲畜,所以願意加入漢人的陣營。

朱棣身邊有幾個武將,還有幾個江西學子,這些都是他的班底,雖然不如朱棡那麼豪華,但也都是人才。

能夠在佈政上給朱棣一定的幫助。

不過很顯然,這個‘一定’,很耐人尋味。

隊伍一路到達保定,保定府城殘破不堪,城樓上還殘留著大量軍隊作戰之後的痕跡。不管是破碎的牆磚,還是以刀劍砍出的刀痕,甚至在一些地方還能看到鮮血,風吹日曬之後漆黑的血痕。

保定府城是典型的內城牆,外城牆的建造形勢,內城有幾條街道,坐落著不少保定的富人以及朝廷的官衙和官署建築,在內城的城牆外,還有一條寬約一丈的護城河。

而外城則是一些農田和平民百姓的居所。

如今的整個保定只有不到十萬戶百姓,府城周邊有一千來戶,大概七萬多人,如此稀少的人口,也就造成了大面積的農田荒廢,以及百姓們生活條件的刻苦。

朱棣的第一步就是聚集百姓,徵召民工,以勞作的方式讓百姓們換取糧食,不管是婦女還是男丁,都可以在朝堂的帶領下做工。

為了方便管理 ,還將10人編為一組,以百組為一大隊的方式進行階段式勞作。

婦女開墾荒田,來年種植紅薯。

男丁清理官道周邊的樹木以及穩定路基。

官道的擴寬必然涉及到徵用土地,這一點朱棡最先交代過朱棣,一定不能讓被徵用土地的百姓得不到妥善的補償,這些事必須要朱棣的手下事實親力親為,絕不可交給當地官員來處理。

交給當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