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也是聖人?
在場站著的,都是本朝重臣。
至少,他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換個角度來說,都是跺一跺腳大明就要震一震的大人物!
這些人,都自認為是大明智慧的巔峰,是金字塔頂端的那些人。
但現在,這些人,被人指出腦子有問題。
所有人的目光調轉,直勾勾的盯著那位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晉王殿下。
只是看到晉王那張臉,不少大臣們就覺得心跳加速,有一種心悸的感覺。
來了!
又要搞事了!
“晉王!”
李敏發出一聲大嘯聲,臉色憤然的站出來。
“你這是折辱老臣!!”
折辱,好大的一頂帽子。
這頂帽子落實!定要治他晉王重罪!
李敏上抬笏板,義正嚴詞的道:“陛下,還望陛下為老臣做主!晉王指責我等大臣,我等不敢不依,但!晉王如此折辱我等,請陛下為我等老臣一片護國之心看護一二啊!”
多麼卑微又誠懇的發言啊。
要不是這老頭是個戲精,朱棡都要被感動了。
朱元璋此時也回過神來,咂了咂嘴,轉頭看向朱棡皺眉訓斥道:“這些老臣都於國有功,不可輕視,這些話,下次不可再說了。”
朱棡點了點頭,點頭道:“兒臣知錯。”
見到晉王認錯,文官這邊紛紛陰轉多雲,臉色好轉之下對晉王又新添了幾分痛打落水狗的快感。
太子詹事範常出列就要開口說話。
這也是個老臣,洪武元年開始就是朱標的其中一個老師,不過只擅長教學仁義禮儀方面的知識,所以這些年都是作為東宮的禮儀教習,並未入朝處理國政。
範常是北方的大儒,和浙江那一堆人尿不到一壺,這些年對於朝廷給浙東文官集團的施壓一直是置之不問。但這一次,範常必須要站出來了。
“啟奏陛下。”
範常開口上奏,說了兩句便老眼昏花,止不住去看自己笏板背後準備的上朝事宜。
看了半天,才顫顫巍巍的道:“老臣以為,倭國作為我大明友邦,想要求書不無不可,畢竟中原文化源遠流長,上下幾千年可謂是群星璀璨,作為列邦宗主國,傳播本國學問,也可謂是治世之道。”
眾人撫須點頭,陶醉在範常的這些話裡。
陶凱也連連暗自點頭。
大明作為宗主國,將本國的文化傳播下去,此乃以文治夷!
可以說是實實在在的功績。
這樣的功績出現在洪武朝,將來史書上也會留名這一朝的事蹟。
啊,會說洪武朝的先賢們,乃是一代賢明的君臣,可謂是君臣攜手共同治夷!開創了以文治夷的先河,文官嘛,要的不就是那麼點東西嗎?
但,人群裡,只有劉伯溫意會了範常話裡的意思。
這個範常,是有所企圖啊!
此時,朱棡的眉頭已經深深的皺了起來。
範常繼續道:“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若將大明比做一個大家,那此舉便是積善之舉!大明此番積善,將我中原禮儀傳至倭國,實乃善政。將來子孫也必然能夠享用這番福德。”
一旁的馮勝有些挺不過去,氣呼呼的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幫子鳥人,絕對沒特孃的好心思!”
範常呵呵一笑,聲音渾濁的道:“宋國公此言狹隘了。”
“夷夏之辨雖沒有錯,但多少還是有其變通性的。可‘以華變夷’,而不可‘以夷變華’,跟唐朝那樣百姓崇尚胡風,著胡服相比,大明該行的是以中原文化教諭四方!”
範常到底是大儒。
一番話也是有理有據。
既保全了中原文化的高尚,又強調了自己所堅持的觀點是以國家為核心的正確觀點。
這個觀點乍一看,似乎並沒有錯誤。
以中原文化同化四方,久而久之,蠻夷不也就是自己人了嗎?讓他們信仰中原文化的高深遠大,生活在以文人治世的社會里,作為最低階次的‘百姓’進行生活。
文官這邊紛紛點頭。
就連朱元璋也有些動心。
老朱不貪名利,但到底還是有著一顆想要治世安民的心。
而朱標總覺得哪裡不對,從不遠處給朱元璋遞了好幾個眼神。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