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反而能讓人看到朝廷的決心。”
“紙鈔之政,勢在必行!”
毫無疑問,不管是朱標還是朱元璋,都嚐到了甜頭。
在百姓生活越發穩定的今天,歷經洪武六年到現在的三年時間,百姓吃飽已經不是大問題,只要不遇到災年,百姓都能吃上飽飯。
那麼在這樣的前提下,經濟開發也成了必要的政策。
沒有經濟,百姓們還是會活的很原始。
其實說到這個,朱棡心裡有些感激自己穿越到了朱元璋兒子身上。
換做其他的皇帝,是不可能希望百姓的生活過的如此順遂的,不管是多麼開明的皇帝,只要出身在貴族或者軍閥,都只會希望自己的子民越愚昧越好。
愚昧到他們不識字,不知禮,才能更好的掌控。
讓他們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活著,讓他們每年為了幾口飽飯掙扎,拼命,掌握百姓富庶到貧窮的度,就可以讓他們無暇顧及其他。
這一點,不管是明後期的嘉靖,還是清中期的乾隆,都是這麼做的。
但,老朱不會。
他真正希望百姓過得好。
吃得飽,穿得暖!
他有信心有能力相信,百姓即便是吃飽喝足,也不會反他的朱明王朝。
他所提防的,他所警惕的。
從來都只有文官和武勳。
百姓,他不防。
走進大廳,朱元璋也著實驚豔了一下,撫須道:“這是水泥修的?”
“是,前後不到一個月就修好了。”朱棡點頭。
“好啊,若是以後不用木材就能修建這麼牢靠的房子,百姓們就有福了。”
木材如今越來越難找,好的房梁更是難求,水泥取代木料,一是成本降低,二是節約木料。朱元璋看過大同那邊的建築,基本上工廠和一排排的小平房都是水泥做的,整齊劃一,乾淨整潔。
朱棡微微一笑:“爹放心,水泥一物以後會逐漸流向民間,給百姓修建屋舍,尤其是在修建防水的溝渠上面,此物可謂是神物。”
朱元璋嗯了一聲,隨後便看到坐在那邊等候廳的馮勝幾人。
朱元璋笑了起來:“這幾個老殺才來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