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問道。
“接下來,就是改幣!”
朱棡道。
朱元璋盯著他。
兩父子這一場燭前夜話,徹底將大明未來十年的道路給規劃的明明白白,起居注上記載,這一場夜話,晉王闡述了幾個關於以錢治國的觀點,
“你要從錢開始下手?”朱元璋問道。
“是。”
大明的銅荒已經是曠日持久的難題,華夏故土銅產量稀少,加上各大家族聯手囤銅,老百姓手裡流通的銅幣少的可憐,這也是經濟一直沒辦法成長的原因。
“怕是沒這麼簡單,你可知道,江南各省的各大家族已經在丟擲銅幣,市面上的銅荒已經有所緩解!”朱元璋搖頭道。
他走到一旁的架子前,取出一本奏本。
“這是江西那邊的官員上的奏本,根據這段時間的情況來看,你所打造的銀商行已經讓他們有所察覺!應天府境內湧現大量的銅幣,怕是馬上你的銀商行就要迎來一場銀荒了。”
“銀價飛漲,你之前換出去的銀幣,可都是虧的。”
“這種時候你的銀商行還每日幾萬貫的兌換,你還撐得了多久?”
朱棡有些好奇,朱元璋說的這麼事無鉅細,難道他提前瞭解過了?
“父皇是如何……。”
對於這樣的事情,朱棡並沒有過多的驚慌,所有人都以為他在用銀幣挽回紙鈔的失誤,朝廷目前也沒有繼續印刷紙幣,所以他們理所應當的認為銀幣就是下一步朝廷的主流貨幣。
造成這個誤解主要是兩點
一是因為朝廷發行紙鈔引起了一連串的反應,商人們集體反對,影響了大片地區的經濟,所以他們自然而然認為紙鈔制度是錯誤的,朝廷想要更改,就必須在既解決錢荒,又挽回損失的基礎上施行新政策,所以這自然而然會讓人聯想到銀幣。
二是銀這種貴金屬價格十分穩定,即便是富戶們也無法大量囤積。因為百姓買不起,更消費不起,所以囤銀沒有利益,所以以銀代銅,朝廷只要解決了辨別難題,就是一個比銅錢要好上許多的法子。
“這些事,咱不給你盯著點,咱心裡沒底。”
朱元璋倒是光棍,淡然的便說出他在暗中注視著這一切。
朱棡點了點頭。
“多謝父皇。”
朱元璋在殿中踱步,負手而行:“大族囤錢,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囤錢一舉,大族至少可或許三個利益。”
“其一、銅幣經由朝廷散發到民間,大族或許銅錢,將其囤在家中,市面流通錢幣越發減少,以至於錢越來越值錢!但朝廷手裡無錢,百姓手裡無錢,反而有錢的成了他們。”
“其二、將銅幣熔鍊做成銅器,價格翻倍。”
“其三、熔好幣鑄壞幣,每年朝廷收回來的錢幣,三成都是經過熔鍊的次幣,摻雜各種東西,品質奇差。”
朱元璋的這些,就是富戶們囤錢的利益。
在西南有些地方,州府流通的錢幣甚至脆若土石,一掰就斷。
朱棡沉默了一會,面對朱元璋的眼神,朱棡問道:“父皇應該已經知道了兒臣要做什麼了吧?”
朱元璋盯著朱棡。
目光深邃。
就這麼直勾勾的盯著。
似乎是想要將朱棡給看穿一樣。
一時間,兩人的氣氛變得有些僵硬。
……
“你啊。”
良久,朱元璋搖頭苦笑了一聲。
他走回書案,甩袖坐下,嚴肅道:“該說你膽大妄為,還是說你其他的?”
朱棡愣了一下,旋即看著朱元璋嚴肅的臉,笑道:“爹,民間拋售銅錢,本就是在幫咱們,而且他們要換銀,那就讓他們換唄,馬上咱們大明就有用不完的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