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好,屬於是無才無德的君主!或許唯一的成就,就是將最大的奸臣幸盹一家給除掉,並且抓住了大明拋來的橄欖枝。
高麗王王顓曾被蒙古當為質子,在至正年被元庭扶持為高麗國王,屬於是元庭治下的走狗,好在他身邊有一群臣子,主張除掉國內親元勢力,將一眾親元大臣斬殺,而後投靠大明,接受大明冊封。
而永華這麼尷尬的原因就是,王顓的兒子都是廢物。
而只有她,能夠做到替父分憂。
永華面色稍顯幾分苦澀,抬頭見朱棡的身形,再想他剛剛那些話,只覺得內心滿是無奈。
大明皇子皆人中龍鳳,面前這位王爺僅排第三便將高麗君臣耍的團團轉,提出的條件高麗明知道是傷國辱權,卻依舊不得不答應。
高麗,必須要外援。
“不如公主再考慮考慮?”
……
永華不解,微微凝眉的看著朱棡。
她有些急了,起身錯愕道:“王爺反悔了?”
朱棡搖頭一笑:“自然不是,只是想到了一個事情。”
永華還是雲裡霧裡的。
朱棡剛剛微微有些失神,他想到了高麗現如今的局勢。
同時,或許是因為男人的本性,讓他生出了那麼一絲絲的惻隱之心。
“王爺想到何事?”
“嗯……,只是一些小事,不過本王以為公主還是可以繼續爭取下,本王的條件不變,但本王希望公主好好考慮租界一事。”
永華急了。
“不,我答應!”
朱棡凝眉:“公主這麼急切簽訂合約,不再等等?”
永華咬唇,眼神望著朱棡幽幽道:“倭國使者這些時日與貴國官員走的頗近,若是讓他們先行得到書籍,怕是下一步就會擾我國海岸!”
“這是何意?”朱棡問道。
“王爺非要這麼明知故問嗎?”永華氣鼓鼓的微微鼓起香腮。
朱棡訕笑。
隨即道:“倭國內戰,失祿者無數,流落於海上便成為了所謂的浪人,這些人倭國並不承認他們的國籍,只說那些人是亡命之徒。”
永華冷笑:“無非是掩耳盜鈴!”
“本王也猜想,按照那些浪人之間的配合來看,根本不像是一群亡命之徒,反倒像是經過訓練的軍隊,快速襲擾,掠奪財物,並且手段極其狠辣。”
“王爺所言不差。”
永華點頭,凝重道:“那些海盜在襲擾高麗百姓時,同樣下手狠辣,根本不像是尋常海盜!並且清一色的著夜行服,頭綁束帶,背上揹負細長的柳刀!”
朱棡聲音冷厲起來,正色道:“此乃血仇!”
“公主是擔心,倭國提前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等到使團回國,撕破臉皮繼續襲擾高麗?”
“是。”永華楚楚可憐的點頭,輕咬紅唇:“還請王爺明鑑!”
“嗯……。”朱棡沉吟一下,給永華吃了一顆定心丸,“公主可以寬心,在未來這段時間內,大明不會答應倭國的要求!”
永華雖然不解為什麼晉王突然這麼隨和。
但只要有時間就是好事!
只要有時間,說不定能夠打通大明君臣的關係。
永華心裡鬆了口氣,不在此時此刻簽訂這個合約,那麼她就沒了被人千夫所指跟唾罵的危險。
……
“王爺,近來坊間所傳可曾聽聞?”永華輕捻茶盞,聲音少了幾分嚴肅,多了些女兒家的輕靈。
她提起的便是這些時日一直以來在中原等地鬧得沸沸揚揚的孔府流放一事。
雖然朝廷沒有明面上說出流放這樣的字眼
但是在學子眼裡,這跟流放沒什麼區別。
甚至喊出了‘君主不理朝事,藩王僭越理政’的口號,目的自然是直指朱棡!
眼下就要看朝廷如何平息士子的情緒,以及在如何處置晉王這個問題上面下功夫!
順從士子們的情緒,便是朝廷退步將孔府主脈留在大明,繼續尊為‘衍聖公’,其次要麼是晉王從此不理政務,亦或者是即刻就藩。
這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公主怎麼看待此事?”
朱棡笑問道。
永華放下茶盞,微微輕嘆一聲,清幽的嗓音緩緩道:“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是聖人所說,可後世人盡皆已經忘記!他們因聖人學問而地位尊崇,如今所不肯低頭的,也只是自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