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有什麼拉票的環節,都是一首歌接著一首歌上來的。

在通道之中,蘇叢和對方擦肩而過。

兩人並沒有交流什麼,只是點頭,算是打了一聲招呼。

舞臺燈光黯淡下來。

蘇叢深呼吸了一下。

邁開步伐,走上了舞臺。

站在了舞臺的正中間。

在昏暗的燈光下,蘇叢朝著樂隊那邊RAELOS老師點頭示意。

伴奏開始響起,同時,樂隊的奏樂也開始響起。

蘇叢底下了頭顱,沉澱情緒。

“啪!”

隨著音樂的節奏,舞臺的燈光響起,戴著銀色面具的蘇叢,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之中。

“怎麼大風越狠、我心越蕩。

幻如一絲塵土、隨風自由的在狂舞。

我要握緊手中堅定、卻又飄散的勇氣。

我會變成巨人、踏著力氣、踩著夢。”

單旋律的音樂前奏響起,彷彿一陣陣純淨的悲傷,隨著音樂的前奏,在現場響起。

當前奏的最後一個音符落下,蘇叢開口了。

一股獨特而又顯得十分滄桑的聲音,透過蘇叢手中的話筒,傳遞到整個現場之中。

現場的所有觀眾,在聽到蘇叢唱出來的第一句的時候,整個人的頭皮都發毛了。

一股如同觸碰靜電一般的感覺,整個人身上的汗毛都聳立起來了。

……

“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

吹啊吹不毀我純淨花園。

任風吹、任它亂。

毀不滅是我、盡頭的展望。

吹啊吹啊、我赤腳不害怕。

吹啊吹啊、無所謂、擾亂我。

你看我在勇敢地微笑!

你看我在勇敢地去揮手啊!

怎麼大風越狠、我心越蕩!

我會變成巨人、

踏著力氣、踩著夢。”

PS;這首歌很不錯。是一首十分走心的歌,大家可以去聽聽。

第192章《野子》

舞臺中間。

燈光閃耀。

蘇叢戴著面具,以‘面具’的身份站在這裡,演繹著這首經典的歌曲。

這首歌叫做《野子》,在前世的時候,這首歌,並不是很出名,一直到前世的華夏好聲音出來之後,這首歌才熱門起來。

前世,這首歌曲創作者蘇運瑩在京市上學的時候,有天早上風颳得很大,她就站在窗邊看著風景,看著大風颳著樹葉。

突然想到為什麼風可以刮掉樹葉,卻刮不斷樹幹呢,想了很久很久,大概是因為樹根扎得很深吧。

她覺得只要夠堅定,再大的逆境都不算什麼,於是創作了這首《野子》。

蘇運瑩相信,一個人不可能只靠一個細胞生存,很多種情緒都在身體裡存在,《野子》就是一種,她想表達“不要害怕”的感覺。

蘇叢在這裡,第一首歌選擇這個曲子,就是想表達這樣的一個情緒,而現場的觀眾也被《野子》這首歌所感染了。

蘇叢的情緒,表達的很到位。

在前世的時候,蘇叢知道,《野子》的主歌部分是很多華語女唱作人的旋律線風格,但副歌則完全放開了。

這種野勁,往往是成名後的音樂人再也難以寫出的旋律,因為它有著創作公式以外的心氣和勁,前者可以不斷複製,後者則必須用靈魂啟用。

那種看似凌亂的吟唱、即興,最終組合出一種獨屬於她的旋律線條,也讓這首歌曲有了一種難以模仿的個性氣質。

這首歌前世出來的時候,蘇叢很喜歡,因為唱出了自己一個行走在娛樂邊緣底層音樂愛好者的心聲,前世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野子》從第一句便非常抓耳,是因為歌曲框架的緣故,《野子》第一段主歌是2/4拍,進入副歌變4/4拍,間奏後並沒有切回2/4拍,而是接著用4/4拍,到第二段副歌收尾,整曲結束,又重新回味全曲唯一一段2/4拍的主歌……

聽覺上的提速,加上節奏切分,讓這首歌形成非常強的記憶點,這樣就會始終抓住聽者的耳朵,出現意猶未盡的感覺。

但是蘇叢研究了很久才明白蘇運瑩的唱法,她的唱法非常聰明,明顯是大量聽歐美歌曲而得的語感代入口語化旋律中才有的韻味。

在蒙面歌王這個舞臺上,蘇叢也是決定使用這首歌曲,來震撼一下所有的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