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很潮溼! 這是一個極其怪異的現象,蒼山處於姜國最北端,與寧國幽州接壤,冬季應該乾燥才對,土壤為何這麼溼?微濃忍不住詢問守墓計程車兵:“蒼山最近下過雨嗎?” 士兵們搖了搖頭:“正月一直很乾燥。” 正月裡一直乾燥?那土壤為何這麼潮溼?難道是…… 剎那間,微濃想起來元宵節當晚遇見的事,在這一刻,所有的線索彷彿都明晰起來,她心頭有什麼期待似乎就要破土而出,迫使她脫口喊道:“快!快把陵墓挖開,我要驗屍!” ***** 微濃自然沒能驗屍,士兵們不知她的身份,把她當做瘋子趕了出去。然而微濃卻因此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猜測,決定趕往蒼榆城見姜王一面。 從蒼山到蒼榆城路程並不算太遠,畢竟姜國只佔了一個蟾州,且境內多河流與山脈。微濃快馬加鞭趕到蒼榆城,輾轉找到了燕國駐紮在此的驛館,才最終見到姜王。她也知道,自己在驛館露面之後,明塵遠必定會找來,但她要求證的事情太重要了,她顧不得這麼多了! 不過,她還算保有一絲理智,謹慎起見,她沒有將聶星痕極有可能生還的事說出來,只是故作生氣地詢問姜王:“事隔敝國攝政王入葬已經過去三個月了,但我正月底從寧國返燕,途徑蒼山前去祭拜,卻發現陵墓有過被人挖開的痕跡,不知姜王作何解釋?” 姜王見微濃怒氣衝衝,只好解釋道:“您別生氣,攝政王的陵墓不是被人挖開了,而是蒼山上的陵寢已經初步建好,經由貴國長公主及鎮國侯做主,已將其棺槨移入陵寢之中了。” 移棺?微濃覺得很疑惑:“既然已經移棺,為何不昭告天下?許多百姓根本不知情,還在原址上祭拜,就連守陵計程車兵也沒提過隻字片語!” “此事需擇吉日而行,貴國國內目前……是鎮國侯說暫時按下,待國內局勢穩定再昭告天下。”姜王無奈解釋:“而且,如今陵寢主體雖已建好,但時值冬日,萬物凋敝,園中甚是荒涼。敝國正在想法子移植花草樹木,所以總體而言,陵園尚未最後竣工。” 這理由聽起來倒也勉強說得過去,微濃只是覺得奇怪,聶星痕移棺這麼大的事,為何長公主和明塵遠沒有知會她一聲?哪怕她在寧王宮,也該派人傳個話才對。以寧王和聶星痕的關係,他不會瞞著自己的。 微濃半信半疑,忽又想起左副將說起過的那件事,能求證一件是一件,她便也直白問道:“我在幽州時聽說,寧王向您採買藥材了?” 姜王並未隱瞞,予以確認:“寧王不只今年採買,這已經是第六年了。” “是什麼藥材,非要找姜國採買?而且……”微濃欲言又止,沒有往下說。 姜王已明白了她的意思,無奈嘆道:“不瞞您說,這是從前姜寧聯盟時定下的合作,一直延續至今。我也想過放棄這筆生意,但我們姜國地方小,沒有耕地,全靠山上這些稀有的草藥蟲蟻換取糧食。寧王給的條件實在太誘人,即便兩國不再修誼,這合作之事我們也得繼續下去。” 話雖如此沒錯,但微濃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寧王買的都是什麼藥材?難道寧國境內沒有嗎?” “有些有,有些應該是沒有,他年年採買的都不一樣,今年的尤其奇怪,數量也多。”姜王話到此處,卻不肯再往下說了,只向微濃請罪道:“還請您見諒,當初兩國談這筆生意時,寧王就要求我們保密,我不能再細說了。” 聽聞此言,微濃還是覺得此事大有蹊蹺。元宵節那日她在豐州見到大隊人馬,前些日子又見聶星痕的陵墓有過翻掘痕跡,即便不是寧王偷偷來挖走了聶星痕的棺槨,此事也絕對和聶星痕、祁湛的死有聯絡。 會不會是寧王也知道了假死秘藥的藥方?所以今年才向姜國採買了許多稀奇古怪的藥材?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祁湛出身墨門,又做了那麼多年王太孫,也許他從前對寧王提過此事也未可知! 姜王見微濃蹙著娥眉,久久不作聲,還以為她不滿姜國向寧國出賣藥材,忙討好道:“郡主既然來了蒼榆城,不妨在宮中小住幾日,恰好鎮國侯大軍近日已抵達境內,也省得您來回跑了。” 明塵遠要來了?這麼快?微濃立即追問:“他幾時能到?” “昨日已經收到知應書,預計後日抵達蒼榆城外,但十萬大軍不會進城。” 經歷了聶星痕移棺材之事,微濃也改變了主意,她決定見明塵遠一面,至少要確定他是否與自己一心。想到此處,她定了定神,朝姜王回道:“那就勞煩您給鎮國侯再送一封信,請他抵達當日務必進城一趟,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第369章:內憂外患(四)48000票加更
兩日後,明塵遠率十萬大軍抵達蒼榆城外,就地駐紮。當晚,姜王在宮中設宴為明塵遠洗塵,微濃也在席上。因著各懷心事,這頓宴席吃得很潦草,賓主各盡禮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