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裡等的時間越長,楚天舒就越要暗暗替伊海濤開心,這應該是和朱敏文充分交換了意見,消除了兩人之間的隔閡與誤會吧。
可是,等進了辦公室一看,伊海濤的臉上一點興奮勁兒都沒有,反倒是眉頭緊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楚天舒走了過來,拿起伊海濤的杯子換了一杯茶水。
伊海濤指了指面前的椅子,說:“坐吧。”
楚天舒聽了伊海濤的敘述,感覺事情越來越複雜了。
伊海濤問:“小楚,你怎麼看?”
既然伊海濤都毫無保留,那楚天舒更是要掏心掏肺了。
楚天舒說:“老師,我覺得,朱書記的誤會還可以慢慢找機會去溝通,我倒是擔心唐和郭他們聯手對付你成了一個習慣,那就不太好辦了。”
伊海濤說:“嗯,我也是這麼考慮的。說說看,你有什麼打算?”
楚天舒說:“現在得想辦法先把他們分化瓦解了再說,要不然的話,事態發展下去,對你越來越不利,郭就不會患得患失,一旦他堅決地站在了唐的一邊,朱書記的態度也會明朗,局勢就難以掌控了。”
伊海濤問:“你的意思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是的,”楚天舒想了一下,說:“從趙永昌和黃如山身上下手,只要能達到讓唐和郭相互猜忌的效果就行了。”
伊海濤點點頭,說:“對!很難指望郭會堅定地站在我們這邊,他現在選擇了騎牆,那我們就讓他一直這麼騎下去。”
如果說,朱敏文“兩多兩少”重要講話的發表,大多數人還沒有嗅出其中的味道,那麼,唐逸夫將和朱敏文一起出席全省農村經濟工作會議的訊息傳出之後,各種猜測和議論便甚囂塵上了。
難道風向變了?
前些日子,省市媒體還在連篇累牘地報道伊海濤,就在眾人都以為市長之爭已經塵埃落地的時候,突然之間,唐逸夫又走上了前臺,這其中的變幻莫測讓很多老機關都連呼看不懂。
既然看不懂,那就只好等待觀望,表現在工作中便無所適從了。
楚天舒也在苦苦思考,怎麼才能找到分化郭鴻澤與唐逸夫陣容的突破口。
這一天,朱敏文帶著唐逸夫到省裡開會去了。
預定的會期是三天,朱敏文和唐逸夫都說會議開完之後,還有些事情要在省城裡協調,需要一兩天的時間,加上路程上往返和報到的時間,中間又隔著一個雙休,這一前一後差不多就需要七八天。
楚天舒覺得這段時間是伺機出手的好機會,他安排衛世傑將整點調查公司的劉明輝派出去,盯住黃如山和趙永昌的動靜,又叮囑歐陽美美、蘇幽雨等人,關心這兩人的日常活動。
朱敏文和唐逸夫去了省裡,黃如山的壓力就小多了。
自從高大全被髮配到南嶺縣去了之後,唐逸夫就一直沒配備專職秘書,說這回要挑選一個各方面比較優秀的年輕人,別再給他丟臉。
如此一來,唐逸夫沒有事沒事就把黃如山拉著,反倒顯得他這個常委副市長比常務副市長伊海濤還牛逼,主持市府辦工作的副秘書長几乎成了他的跟班秘書了。
這種小伎倆雖說是自欺欺人,只能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真正有政治頭腦的機關幹部,多半會在心裡暗暗鄙夷,一個副市長連自己的秘書都保不住,還神氣個啥呢?
黃如山心理上是輕鬆了,但卻一點兒也不瀟灑。
因為唐逸夫在與不在,政府都還要維持正常運轉。
其他副市長各管一塊,不問別事,更不管面上的事。維持政府面上正常運轉的只能是他這個主持工作的副秘書長了。協調各方工作,應付各種會議,既要考慮工作分工,又要兼顧個人脾氣。
做到副市長的人,身上都有過人之處,沒有過人之處別想幹到廳級領導幹部。
但是,做到這一級幹部的人身上毛病也不少,有的簡直不可理喻。
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誰搶了去都不行。不是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就是屎盆子尿罐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誰想往自己頭上扣,休想。
哪怕是臨時安排出席一個會議,都沒幾個情願的。
唐逸夫在的時候,他作為一名常委副市長,分管的範圍比其他副市長要多一些,開會和接待之類的活動也相對多一些。
唐逸夫一走,這些活動就要由其他副市長代替去走過場,黃如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