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4部分

緊,他應該能出得上力。”

在以付大木為核心的勢力周圍,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圈子,幾乎涵蓋了全縣要害部門和大多數鄉鎮的主要負責人,這些人都是牽著付大木的衣角才走上各自領導崗位的。

這個圈子是付大木經營多年自然形成的,沒有什麼明確的綱領,只有共同的利益。

多年來,付大木就是透過這一個圈子的人,把他的旨意和意圖貫徹落實下去,從而牢牢控制住了南嶺縣的局勢。

但是,真正信得過的心腹,卻只有公安局長陶玉鳴、副縣長白存禮、縣辦主任薛金龍,財政局長彭寶鑾等少數幾個人。

第828章 虛張聲勢

與石花大酒店緊鄰的一個私人會所,叫“南嶺風光”。

“南嶺風光”名義上和石花大酒店不是一個老闆,但石花大酒店有一條秘密通道可以與之直通。

付大木說的“老地方”,是在“南嶺風光”裡的一間密室,專門用於他接待貴賓和商量事情。

從外面看,這間密室毫不起眼,遠離樓梯口,與操作間挨著,也沒有房間號,來消費的客人不會拿正眼看,一般都會以為只不過是會所的一個辦公用房。

這幾乎是石花大酒店縣長套房的一個翻版。

當付大木從唐逸夫那裡得知伊海濤還要把楚天舒派來的資訊之後,曾經召集陶玉鳴等人在這間密室你進行過認真的研究。

當初有兩種意見。

白存禮認為,應當採取緩和的策略,先假裝積極支援和維護楚天舒,然後給他製造一些困難使他知難而退,他為了快點脫身,自然會推薦付大木來接替書記的職位。這樣,既能緩和縣裡內部的矛盾,也能緩和與市裡的矛盾,比較穩妥。

因為前面已經攆走了兩任書記,第三任書記馬興旺又死得不明不白,再那樣幹,太冒險了。雖說沒有把柄落到別人的手裡,但市裡對他們有看法是明擺著的。

儘管市裡唐逸夫支援他們,但市長不管人,人歸市委書記管,楚天舒是伊海濤的親信,搞太過分了,惹怒了伊海濤,真把大縣長撤了,或者把他交流到別的地方去,那可就不好辦了,說不定會引出大禍臨頭。

陶玉鳴認為,還是過去的辦法好,緩和雖有道理,但並非良策。因為新來的楚天舒不是省油的燈,一旦他站穩了腳,很可能把他們作為整頓的物件,想讓他推薦付大木當書記是不切實際的。

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就只能進,不能退。不管市裡有什麼看法,總得有證據方能成立,害怕是沒有球用的。

白存禮的意見得到了彭寶鑾的支援,薛金龍沒有表態,陶玉鳴與白存禮爭持不下,付大木一時拿不定主意,只好決定:來了再說,走著瞧。

於是,安排薛金龍密切關注書記辦公室的一舉一動,安插田克明到招待所負責監視楚天舒的八小時之外,繼續讓柳青煙給新來的書記跟班,採取以靜制動的策略。

楚天舒抵達的當天,正趕上馬興旺出殯,付大木帶著陶玉鳴去奔喪,故意不去迎接,想讓楚天舒出點醜,沒想到都被他一一化解,還讓付大木和陶玉鳴丟了面子。

因此,這幾天裡,付大木整天都呆在石花大酒店,隨時都在看動向,聽資訊,研究需要採取的對策。

他既沒有心思在辦公室辦公,也不願意回家,因為不管是在辦公室裡還是回到家裡,他都無法靜下來思考,那些討厭的人,一撥一撥的來,不是彙報請示工作,而是去向他表惋惜,鳴不平,說安慰話,順便探探口風。

幾天以前,這些人就曾去過付大木的辦公室和家裡。那時都說他要當書記、縣長,提前祝賀的,說早該如此的,說他怎麼怎麼有水平怎麼怎麼能幹的,氣氛可謂熱烈。

幾天以後,還是這些人,說話的聲音低了八度,哭喪代替了笑容,氣氛又低沉,又悲哀,又壓抑,使他越聽越煩。他真想把他們拒之門外,或者把他們趕出去。但又不能這樣幹。

他們雖然不是他的鐵兄弟,畢竟是向著他的人。

可他們這些人的話,對他實在沒有用。他覺得自己必須針對情況儘快拿出主意。沒有辦法,他只能離開辦公室和家,在石花大酒店的縣長套間裡靜下心來思考對策。

付大木首先想了對楚天舒的印象。

以前他就認識楚天舒,而且去向伊海濤討要扶貧款時有過一些接觸。

每次去,楚天舒忙著端茶讓座,挺親熱,也挺溫和。

那時候,付大木覺得楚天舒是個很平常的人,和普通的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