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光看向窗外,陷入了屬於她的回憶,六十多年前的回憶。
也就是這天,我才知道老夫人為什麼對我如此疼愛,包容我的一切,因為在我的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才會如此憐惜我。
六十年前,那時候城裡人作為知青下鄉的人挺多的,也是那時期,老夫人遇到了她這一輩子第一個大坎。
女人的坎無非就是男造成,都說城裡人往上數三代,那都是農村人,老夫人也是農村出來的,六十年前的中國正在改革,誰都知道,那個時候真的很窮,城裡人還好點,農村人是窮的有上頓沒下頓的,那時候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家裡都是姊妹兄弟特別多,講究的是人多力量大,老夫人作為家裡的長女,那肯定是家裡的事都扛在身上,挑起家裡的重任,那時候的生活別提多苦了,老夫人第一眼喜歡我,可能也就是因為我也是農村出來的。
知青下鄉,農村人對這城市裡的人那都是充滿著好奇的,老夫人遇到他的大坎,在插秧的農忙季節,愛情這個東西從來不講什麼原因的,老夫人對城裡來的一名知青是一見鍾情,知青也看上了老夫人,城裡人讀書多,討女孩子的花招肯定是花樣百出的。
兩人很快熱戀,但是好景不長,知青後來要回城了,這就出現了書裡面所說的橋段,知青的家裡人給他說了一名城裡人的姑娘,而且在政府工作,在前程跟女人面前,百分之九十的男人都會選擇前程,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有了錢,還怕沒有女人?
知青就這樣回去了,老夫人跟知青的事在村子裡早就人盡皆知了,這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被拋棄的老夫人後來發現自己懷孕了,更是受盡了指責。
放在現在,女人未婚先孕都要受到道德的譴責,更何況六十年前,吐沫星子都能將人給淹死,老夫人的名聲在村子裡都臭了,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了這事,老夫人的父母臉上也是無光,咬牙讓老夫人私底下將孩子給弄掉,在情愛裡的女人都是傻子,以為用孩子能搏一把,於是老夫人瞞著家裡人去城裡找知青,結果可想而知。
那肯定是上演了一場現代版陳世美。
在那個年代,打掉孩子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老夫人沒有去打,但也沒有回農村,在城裡留了下來,一個未婚先孕的女人大著肚子在城裡打工生存到底有多難,多少辛酸,從老夫人人的口中我不能體會,但從她那滿是霧氣的渾濁眸子裡,我能感受。
孩子,是女人一輩子最重要的,老夫人受盡了所有白眼,將孩子生下,最後她的父母卻從農村趕來,見老夫人真將孩子生了,那是氣憤不已,痛心不已,將她給帶了回去,為了讓老夫人這一輩子不被一個孩子給毀了,最後將孩子給送人了。
老夫人那時候已經是心力交瘁,受過太白的白眼鄙夷,孩子跟著她不會有好日子,只能咬牙送人。
養好身子,農村老夫人是不能待的,只能又回了城裡打工。
對孩子的思念日夜折磨著她,她只能咬著牙承受著,想著賺錢等日子好了,把孩子接回來,可就在孩子送出去不到半年,養父母那邊傳來訊息,孩子得病沒錢醫治,死了。
這對於老夫人來說是最致命的一擊,為此她整整病倒了兩個月。
她對那孩子愧疚,後悔,這種悔恨伴隨她至今,她後悔把孩子送出去,不然也不會病死。
人的一輩子有多長?僅在兩年之內,老夫人就已經經歷瞭如此沉重的打擊,就更別說跟後來的丈夫兩人白手起家,路邊擺攤,一步步走到今天,其中又有多少心酸?
知道了這些,我就明白了為什麼老夫人能接受我的過去,在得知我生過孩子,後來孩子又還活著的事後一點兒不怪罪,還讓我將丫丫帶給她看看。
在潛意識裡,她是將丫丫看成了她當年那個死去的孩子,她心裡也是渴望著那個孩子沒死。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心酸的故事,老夫人全程沒說那個知青到底是誰,我想那人一定是在這北城,興許還活著,也許已經不在了。
老夫人善待我,在她心裡,那段艱難的日子裡,她也渴望別人的善待,而不是唾棄,鄙夷跟嘲諷。
知道老夫人的事後,直到老夫人走了,我還沉陷在她的故事裡。
一個女人一步錯,便萬劫不復,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遇到渣男,大多數女人的這輩子就算毀了,如果老夫人後來不堅韌,一蹶不振,也不會有現在的傅家了。
張曉就是最好的例子,遇人不淑,得了那樣一個結果。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