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4部分

以殺其勢,宜乘冬令水弱溜平,勸民築壩斷流,再於以下溝槽跨築土格,高出數尺。漫水再入,上無來源,下無去路,冀漸淤成平陸。”東撫崇恩亦以為言。上令直隸、山東、河南各督撫妥為勸辦。

十一年,御史薛書堂言:“南河自黃水改道,下游已無工可修,請省南河總督及�員。”下廷臣議。侍郎沈兆霖言:“導河始自神禹,九河故道皆在山東,入海處在今滄州,是禹貢之河,固由東北入海。自漢王莽時河徙千乘入海,而禹之故道失。歷東漢迄隋、唐,從無變異。宋神宗時,河分南北兩派並行,北派由北清河入海。即今大清河。至元至元間,會通河成,懼河北行礙運,而北流塞。歷今五六百年,河屢北決,無不挽之使南。說者謂河一入運,必挾泥沙以入海,而運道亦淤,故順河之性,北行為宜。乾隆朝,孫嘉淦請開減河入大清河一疏,言之甚詳,足破北行礙運之疑。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