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臺吉吳霸錫、顧實汗,羅布藏胡土克圖下巴漢格隆、盆蘇克扎穆蘇,阿布賚諾顏下訥門汗、巴圖魯諾顏、達雲綽爾濟、鄂濟爾圖臺吉,蘇尼特部臺吉魏正,札魯特部臺吉桑圖,鄂爾多斯部濟農,歸化城土默特部章京託博克、諾爾布,唐古忒部及喇布札木綽爾濟、喇嘛班第達等俱來貢。
五年春正月辛亥,故明宜春王硃議衍據汀州為亂,總兵官於永綬擒斬之。癸丑,免太原、平陽、潞安三府,澤、沁、遼三州災賦。癸亥,和碩肅親王豪格師還。衍禧郡王羅洛宏卒于軍,至是喪歸,輟朝二日。
二月甲戌,金聲桓及王得仁以南昌叛。辛巳,江南官軍復無為州,福建官軍復連城、順昌、將樂等縣。癸未,免濟南、兗州、青州、萊州上年災賦。辛卯,以固倫公主下嫁巴林部塞卜騰。壬辰,以呂逢春為山東巡撫,李鑑為寧夏巡撫。故明貴溪王硃常彪、恢武伯向登位寇沅州,纛章京線國安等討斬之。
三月己亥,貝子吞齊、尚善等訐告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罪連莽加、博博爾岱、鰲拜、索尼等,降濟爾哈朗為多羅郡王,莽加等降革有差。辛丑,和碩肅親王豪格有罪,論死。上不忍置之法,幽系之。庚戌,命譚泰為徵南大將軍,同何洛會討金聲桓。辛酉,以耿焞為宣大山西總督。甲子,武大定犯寧羌,遊擊張德俊等大破之。
四月丁卯,以楊興國為順天巡撫。戊辰,免渭原、金縣、蘭州衛災賦。壬申,官軍復建寧,斬故明鄖西王硃常湖等。己卯,封科爾沁杜爾伯特鎮國公色冷為貝子。庚辰,遣固山額真阿賴等駐防漢中。壬午,大軍克辰州,遂破永寧,至全州,故明督師何騰蛟遁,獲貴溪王硃長標、南威王硃寅衛、長沙王硃由櫛等。銅仁、興安、關陽諸苗、瑤來降。丙戌,命劉之源、佟圖賴為定南將軍,駐防寶慶,李國翰為定西將軍,駐防漢中。丁亥,吳三桂自錦州移鎮漢中。
閏四月戊戌,復濟爾哈朗爵為和碩鄭親王。癸卯,以李國英為四川巡撫。己未,以遲日益為湖廣巡撫。癸亥,命貝子吞齊為平西大將軍,同韓岱討陝西叛回。
五月己丑朔,日有食之。戊辰,官軍破叛回於鞏昌,復臨洮、蘭州。辛未,遊擊張勇破叛回於馬家坪,獲故明延長王硃識駉,斬之。壬午,以趙福星為鳳陽巡撫。癸未,以硃延慶為江西巡撫。甲申,官軍破金聲桓,復九江、饒州。己丑,以劉弘遇為安徽巡撫。
六月甲午朔,免西安、延安、平涼、臨洮、慶陽、漢中上年災賦。癸卯,以周文業為甘肅巡撫。甲辰,額塞等大破叛回於蘭州,餘黨悉平。丙辰,京師地震有聲。癸亥,太廟成。
秋七月丁丑,初設六部漢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以陳名夏、謝啟光、李若琳、劉餘祐、黨崇雅、金之俊為六部尚書,徐起元為左都御史。
八月癸巳朔,金聲桓、王得仁寇贛州,官軍擊走之。己亥,陳泰、李率泰等敗鄭彩於長樂,又敗之於連江,復興化。己巳,命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多羅承澤郡王碩塞等討天津土賊。丁未,禁民間養馬及收藏軍器。己酉,以王一品為鳳陽巡撫。壬子,令滿、漢官民得相嫁娶。乙卯,以夏玉為天津巡撫,張學聖為福建巡撫。
九月壬戌朔,官軍獲故明巡撫吳江等於南康湖口,斬之。甲子,和碩英親王阿濟格討曹縣土賊,平之。己巳,封貝勒勒克德渾為多羅順承郡王,博洛為多羅端重郡王。壬申,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定遠大將軍,討湖廣賊李錦。丁丑,封貝勒尼堪為多羅敬謹郡王。
冬十月壬寅,和碩禮親王代善薨。甲辰,佟圖賴復寶慶。丙辰,降將劉澤清結曹縣賊叛,澤清及其黨李洪基等俱伏誅。
十一月甲子,廣東叛將李成棟據南雄,結★蠻犯贛州,巡撫劉武元等擊走之。丙寅,總兵官任珍擊賀珍,破之。戊辰,祀天於圜丘,以太祖武皇帝配。追尊太祖以上四世:高祖澤王為肇祖原皇帝,曾祖慶王為興祖直皇帝,祖昌王為景祖翼皇帝,考福王為顯祖宣皇帝;妣皆為皇后。上詣太廟上冊寶。辛未,以配天及上尊號禮成,御殿受賀,大赦。辛未,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多羅端重郡王博洛、多羅承澤郡王碩塞等帥師駐大同,備喀爾喀。
十二月辛卯朔,命郡王瓦克達,貝子尚善、吞齊等詣阿濟格軍。調八旗遊牧蒙古官軍之半,戍阿爾齊土蘇門哈達。癸巳,姜瓖以大同叛,總督耿焞走陽和。丙申,免平山、隆平、清豐災賦。戊戌,阿濟格圍大同。辛丑,復遣梅勒章京阿喇善、侍郎噶達渾詣阿濟格軍。癸卯,免大同災賦。壬子,楊捷等復都昌,獲故明兵部尚書餘應桂,斬之。丁巳,以佟養量為宣大總督。
是歲,蘇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