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明以沉穩之心贏得了好漢的擁護,劉備以沉穩之心贏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穩的性格也在四季中變化出不同的色彩。讓我們擁有一顆和大山一樣沉穩的心吧,在我們的人生中也變化出不同的色彩來。
永遠的蔥鬱 永遠的中國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壽”。馮友蘭先生曾經說過,屬於海洋性文明的希臘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靈動的水,如同靈動的智者,追求變革,而屬於大陸性文明的中國文明,卻是一位長壽的“仁者”,是一座沉穩的大山,尊重傳統,對“變”有天生的審慎。
的確,中華文明給人的印象的確如同一座大山,豐富、沉穩。但我認為,這種沉穩的背後是一種柔韌的彈性,是一種以最穩健的方式更新自己的能力。中華文明是山,但卻是一座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風雨中永葆生機的山,真正的中國人,既是仁者,也是智者。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多年來許多人都認為,儒家學派的一大特點是保守、守舊,以上古為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而不關注事物的變化,而孔子則是一個方正迂闊的學究。其實,“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自己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的。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也發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為之共鳴的“逝者如斯”;他不但極其詩意地闡釋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受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如果他畏懼“變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會成為一位靈魂工程師,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教師。他作為中國哲人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一種無聲而自然的過程,他心目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為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
的確,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當中,中國文明曾經趨於保守與自閉。當西方探險者乘風破浪,開闢新時代時,中國人還無慮地生活在自己季季蔥鬱的“山林”中。但,正是這在穩健中求發展,在更新與生長中永葆特性的“山”的品質,使中國人在經歷時代震盪後選擇了有中國特色的穩定發展的道路,滄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陽光下無言的石柱,古印度的史蹟早成為地底塵封絕緣的神秘印記,中國,這座沉穩的大山,卻又一次給世界帶來了噴湧而出的生機與綠意。我想,孔子不會驚訝,因為今日的中國仍是那座山,土底的沉澱仍是千年傳統的精華,林間的長嘯仍是當初的瀟灑。中國是穩健中發展的仁者。山林間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變的,是生機,是百折不回呈現出綠色的能力。這,才是最大的智慧。壽哉,仁者!
第二十四節 山與水的對話
西安與南京,長安與金陵,十二朝古都與六朝古都,一西一東,駐立在淮水兩岸,長江默默,秦嶺無言,無聲地講述逝者如斯的歷史。
西安,腳踏渭水,背靠秦嶺。連綿不斷的山峰給了五千多年的中國厚實的依靠。黃帝、漢武帝、武則天……一個個震爍古今的人物,不約而同地擠在秦嶺腳下,更有那千古一帝始皇。黃色的土壤,玄色的山峰,那是一種來自土地最原始的堅實,一種亙古不變的沉靜。
南京,長江南岸的明珠,是蘇浙那縱橫交錯的河流湖泊給了明珠最靈動的光澤。抬眼望,“秦淮水榭花開早”,回頭瞧,“紅杏褪盡,綠水人家繞”。那裡的“六朝舊事如流水”,那裡的“夜船吹笛雨瀟瀟”。南京用那上天賦予的水,勾勒出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好江南”。
秦嶺說:“世事白雲蒼狗,滄海亦會成桑田。看那盛唐之時,謫仙借大塊之文章,為長安塗抹出盛世風華。波斯的寶石,映得我五光十色;天竺的經文,照得我光芒熠熠;更有洛陽的牡丹,襯得我是千嬌百媚。誰說大山就沒有絢麗多姿的青春?”
長江頷首道:“秦兄言之有理。想當年,當中原的文明已繁榮之時,荊楚大地還未褪盡野蠻的外衣,仍是一片荒原。哪裡有如今的靈動飄逸?金陵之地,怕仍是一座荒城吧!那時的我,仍只是日夜沒心沒肺地流淌,許是在孕育著驚天鉅變的暗流吧!”
秦嶺續道:“江弟!你我都曾有過不一般的性格,可後人為何要為我們的性格貼上標籤呢?說什麼‘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如果我只能是沉穩無言,江弟怕只能是美麗灑脫。”
長江回答道:“正因為世人的標籤,使得南京靈動有餘,而沉穩不足。倒是缺乏你那種堅韌不拔、持之以恆的精神,看那繁華似雲煙的六朝啊,想來著實心痛。”
秦嶺說:“我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