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注(2)。
(16)天柱:古代神話中撐天的柱子。
(17)地維:參見31·1注(3)。
(18)消煉:熔鍊。
(19)鰲(áo熬):參見31·1注(5)。
(20)神:神通。
【譯文】
迅猛的炸雷猛烈的颳風,君子也要改變常態,即使在半夜裡也要爬起來,穿戴好衣帽,正襟危坐,畏懼出現什麼異常情況。水旱災害就像雷風一樣,即使是陰陽之氣造成的意外之災,如果君王高枕安臥,等待晴天的到來,就表明君王沒有憐憫百姓的傷痛之心。堯不奉獻犧牲,或許是因為古代的人純樸的緣故。倉頡創造文字,奚仲製造車子,能因為前代之時沒有文字車子這樣的東西,就非議後世製作這些東西嗎?時代相同而做法不一樣,對這樣的事才能進行非難;時代不同,風俗習慣有所改變,怎麼能相互非難呢?世俗之人圖畫女媧的像,把她畫成婦人的形體,又號稱她為“女”。董仲舒的原意,大概認為女媧是古代的女帝王。男屬陽女屬陰,陰氣造成災害,因此祭祀女媧求她給予福祐。傳上又說:“共工與顓頊爭戰想當天子,不能取勝,憤怒地撞碰不周山,使得天柱折斷,地的四角塌陷。女媧熔鍊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斷鰲的四足來支撐大地的四邊。”董仲舒之所以要祭祀女媧,大約是見到過這本傳。女媧本來就具有修補蒼天、支撐大地四極的神通,天氣不調和,陽道勝不過陰道,也許女媧可以用她的精神幫助聖王止雨消澇吧!
亂龍篇第四七
【題解】
這是一篇替董仲舒所鼓吹的設土龍求雨的觀點進行辯解的文章。“亂”字王充訓為“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