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這事兒還沒什麼心得,怕林彥瑤多想了對心情不好,就打岔開解:“琪哥兒尚武,這對咱們武將世家來說倒是好事,他喜歡,總好過強迫他習武,那樣才會事半功倍,哪怕將來不上戰場,習得一身好武藝防身也是好事啊。昨天傍晚我還看大哥在書房訓誡三弟,說是我們剛一回來三弟的教習就劈頭蓋臉的告了一通狀,說三弟練功的時候總耍懶,把教習氣得不輕。”
說起武青睿,林彥瑤也忍俊不禁。
那小胖子如今依舊貪嘴,而且一練功就找藉口偷懶,出門去如果不說,真沒人知道他是定遠侯府武家出來的子弟。
這麼一對比,她倒也覺出兒子的好處來了,也跟著笑道:“祖母倒是說過,過年去送年禮的時候林家學堂的先生誇三弟書念得不錯,孔孟之道談論起來頭頭是道。”
“嗯。”霍芸好點頭,“侯爺也不是非要逼著三弟沿襲家裡走武將的路子,他也說這些都隨緣,家裡的子弟們想要走文官的路子或者沿襲武將的路子都行,以前家裡的祖輩們都太剛直了,事實上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總歸不太妥當,反正孩子們的事就都不要太執著於某一方面了,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只要教育得法,不叫他們把心性兒養歪了,以後習武從文都不是壞事。”
李氏聽著,頻頻點頭,到末了倒是忍不住有些欽佩起武家這個年紀輕輕的侯夫人來了。
別看人家也是年紀輕輕,就單從說話這一項上來看就比她這個女人更有宗婦的做派,只有這樣的女人才壓得住場面,撐起整個侯府的後宅,她自己的女兒當初是太嬌養了,雖然不蠢,但總歸還是有些柔弱和單純了。
不過話說回來,她對霍芸好有好感歸有好感,她又不是不知道霍芸好是怎麼走過來的,要是讓她選,她倒是還寧肯把女兒嬌養起來,一個女孩子,年紀輕輕的就經歷那麼些烏七八糟的事,想想都會叫人覺得心疼。
幾個人坐在一塊兒又說了會兒話,霍芸好就率先起身告辭:“時候也不早了,我去廚房看看他們午膳準備的怎麼樣了,親家夫人們坐吧,一會兒若是弟妹休息了,就去我那坐吧。”
林彥瑤生完孩子本來也是精疲力竭,只是看到孩子高興,加上母親和武曇都來了,這才一直撐著跟大家說話。
武曇也不是個沒眼色的,立刻也跟著站起來:“我跟大嫂一起吧,大嫂嫁過來之後我都還沒得機會單獨一起說說話。”
李氏卻道:“府裡這麼一大攤子事,侯夫人也忙,我就不去叨擾了,晚些時候去見老夫人的時候再敘話不遲。”
“好。”李氏過來就是為了看女兒的,霍芸好本來也就是說的客套話,彼此寒暄過了,就含笑帶著武曇離開了。
李氏知道女兒要休息,就把孩子移到了小床上,讓女兒休息,自己看著外孫打盹兒。
這邊霍芸好和武曇從落雲軒出來,直接先去了廚房一趟,廚房那邊她一早就吩咐過了,今天的菜色要做豐盛些,李氏那邊會不會上午就趕過來她不確定,但卻料準了武曇得知訊息會第一時間趕過來,中午肯定要在府上留飯的。
武曇的口味府裡的廚子都知道,她從落雲軒出來之前還特意問了常思李氏的口味,過來順便囑咐廚子加了兩個菜。
武曇看她有條不紊的安排這些,摸不吱聲的從旁看了半晌,忍不住咋舌:“嫂嫂,連這種小事都要安排的,不嫌辛苦麼?其實就是吃一頓飯的事,二舅母也不是矯情的人,就算吃得不很合胃口也不會計較的。”
霍芸好與她並肩而行,目不斜視的只是從容微笑:“別人會不會挑刺是一回事,我能不能顧慮周那就是我的本事了,親家夫人是要和咱們做一輩子的親戚的,在細節上多照顧一點,以後會比較好相處,何樂不為。”
她並沒有在武曇面前顯擺的意思,自己這個小姑子在家裡就是嬌養的,何況人人都知道她嫁去了晟王府之後蕭樾極寵她,縱容的很不像話,武曇自然可以隨性而為,不用計較那麼多。
可是定遠侯府畢竟和武曇那邊的處境不一樣,王府是皇親,侯府只是臣子,她既然做了侯府的當家主母,就得撐起了一家主母應有的樣子,能不能把這一家子管好了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
這也是做給外人看的,不能叫外人看了侯府的笑話去。
武曇也知道兩人的境遇不同,她確實不能對霍芸好的處境和心態感同身受,內心頗為感慨,正想要說話的時候,秦管家就親自拿了一封帖子從花園的方向匆匆趕過來:“侯夫人,宮裡的帖子到了,為太皇太后的壽宴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