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下頭的人去張家的老家追查,據說他回鄉之後曾經做過半年的私塾先生,後來便受不得約束,離家遠遊去了,這些年一直行蹤不定,總共也沒回過幾次家……”
他將紙張翻過一頁,看著下面的一份繼續細數對方生平。
按照梁晉提供的線索,阮先生應該和宜華年紀相當,差不了幾歲,並且是大家出身,修養極好,再就是這十多年一直不在胤京,或者說是基本不會滯留胤京的。
宜華在出嫁之前去得最遠的地方就是胤京城外的行宮,所以能和她扯上關係的一定是京城人士,這一點幾乎毋庸置疑。
蕭樾按照這幾條標準往上套,把整個京城的官宦人家蒐羅了一遍,找出的這前三個人如果硬套條件的話,的確是都有可疑。
武曇聽著他一個一個往下說,可是他說完前三個之後就突然停了下來。
武曇等了一會兒,一直沒聽見後話就又忍不住轉頭看他:“你不是說一共篩查出四個可疑之人麼?這才三個,還有一個是什麼情況?”
卻見蕭樾的目光定格在手裡的最後一頁紙上,眸色深沉,彷彿視線已經將那張紙洞穿了一般。
他居然——
說著話又走神了?
武曇深覺詫異。
蕭樾唔了一聲,連忙重新收攝心神,剛要說話,武曇已經狐疑的搶過他手裡最後的一份檔案親自查閱起來。
這份卷宗是定國公府的二公子周暢源的,因為是周太后的母家,又一直和蕭樾之間有關聯,所以他家的事可以說是最好查的,有關周暢源的生平也敘述的尤為詳盡,可是有關這個人的記錄卻只到十八年前,在十八年前的冬月初九,卷宗上以一個“卒”字落款終結。
因為武老夫人和周老夫人之間交好,武曇雖然和周暢源不是同一輩人,也多少知道他的事蹟,不過在這之前她卻是真的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這個已經死了多年的人的名字和眼下的這個亂局聯絡起來。
“周家的,你那個二表兄?”她一字一句的看完,不知道為什麼,在聽蕭樾說前面三個人的情況時候全都還可以當成隨便一聽,有待考究,但是看完了周暢源的這一卷之後,呼吸都下意識的沉重了。
她儘量讓自己的心態放平穩了,扭頭看著蕭樾的臉:“你懷疑他?”
如果只是揪出幾個嫌疑人來,蕭樾和她之前的反應應該是一樣的,只會是覺得自己離著真相又近一步,會有種撥雲見霧,即將真相大白一般的輕鬆感。
可是——
如果這件事要和周家扯上關係了,那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武曇不知道蕭樾現在究竟是怎麼想的,可單就她來說,她也解釋不清楚到底是為什麼,彷彿周暢源的名字一經蹦出來,另外三個同樣有可疑的人就全都淡了存在,莫名其妙的所有的關注點都只落在這一個人身上。
蕭樾手裡捏著那份卷宗,唇角牽起一個似笑非笑的弧度,但他眸光卻是前所未有的深邃暗沉,一眼看不透,語氣揶揄的冷笑:“皇姐出嫁的半年後定國公府公佈了二表兄的死訊,這件事本王以前未曾留意,但今天拿到這份卷宗的時候仔細回想我卻記得似乎是從皇姐離京之後我就沒再見過這位二表兄了,周家說他病了,我們就當他病了,後來說他歿了,母后就賜下許多賞賜幫著周家替他操辦後事。”
這件事真的不能怪蕭樾不夠敏銳,實在是從常理上講,人死如燈滅,確實不會有人會對一個死人耿耿於懷的去計較。
再加上當年的蕭樾也還年幼,一個孩子而已,本身就對很多的記憶都不牢靠,更容易忽略。
於是這兩者原因綜合起來才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形成了一個盲點,所以在查詢究竟會是誰對宜華情根深種的時候,他壓根就沒往周家的這個死人身上聯想。
他唇角的弧度帶著濃烈的嘲諷,眼底的鋒芒卻銳利起來,說著就又苦笑出聲:“本王小的時候前朝後宮都一片混亂,母后自顧不暇,每天都忙得很,面都很少能見到,於是我便最喜歡跟著宜華皇姐,那時候逢年過節母后不便出宮,我們幾乎都會回國公府去探望外祖母,這位二表兄比皇姐要年長几歲,學識好,人品端,樣貌也生得極佳,我們每回過去見過了長輩之後都是他帶著我們玩的,可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當時我年紀太小了,對男女之事毫無概念才忽視了,我是真的從沒看出來他和皇姐之間……而且如果真的是他,他和皇姐之間又何至於會弄到如今這個地步?他們無論是去求母后還是外祖母,總歸……是不至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