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章 動搖(四)

作為沉浮多年的老寇,惠登相有著比尋常人更加出色的忍耐力。他在流寇中成名已久,卻能一而再再而三甘受名不見經傳的侯大貴驅使甚至侮辱,原因無他,為的只是日後能獲機會重開一片天。

惠登相起於邊軍,自崇禎二年舉堡兵起事為寇後,逐年壯大,無論資歷與兵馬,都是堪與張獻忠、李自成等巨寇同席談笑的元老。只因一朝不慎,輸光了家底,才淪落到如今有名無實的下場。但實力不再,心氣卻還在,兩年前在漢中,他不得已殺了搭夥的滿天星周清投順趙營,期許中趙當世對自己敬重有加、任為肱骨的場面並未出現,反而表現出了明顯的防範。曾經滄海難為水,過慣了眾星捧月、指揮方遒歲月的惠登相難以忍受趙營的冷遇,從漢中到湖廣的這段日子,拿度日如年形容他的心境並不過分,唯一支援著他堅持下去的,只是“東山再起”這四個字。

良禽擇木而棲,惠登相從來沒有為他人奉獻自己的打算,更何況是後起小輩趙當世。他渴望自力更生,卻也認得清現實,知道一切需步步為營,萬萬急不得。侯大貴性格乖戾敏感,權慾薰心,相比於油鹽不進的徐琿、剛烈正派的郭如克,這些缺點在惠登相看來都是極好的利用條件。所以他苦心孤詣定下了先攀附侯大貴獲取營中實權,跳出初步的桎梏,再利用這一基礎慢慢發展壯大自己的計劃。只可惜,這個計劃隨著他逐漸認清侯大貴在趙營中的實際處境而擱淺。

他發現,趙營中,侯大貴的地位實則頗為尷尬。不知出於什麼顧慮,趙當世對於侯大貴的委任一向十分謹慎,侯大貴幾乎找不到機會來豐滿自己的羽翼、建立自己的威望,輔車相依的惠登相透過侯大貴,自然也得不到足夠的上升通道。

惠登相不得不再次考慮起了未來。與在漢中、川中時不同,來到湖廣後,群寇雲集、勢力遍地,是趙營的機會也是他惠登相的機會。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目前湖廣、豫南有頭有臉的掌盤子中十有八九都是惠登相的舊識。失望透頂了的惠登相自然動起了改換門庭的主意。

本來,因事關重大、楚北局勢又撲朔迷離,惠登相計劃繼續觀察一陣子再慢慢行事,只不過千算萬算,他卻沒算到張獻忠居然會在自己最彷徨之際主動找上門來。

兩日前夜間臨時軍議,惠登相之所以姍姍來遲,正因接待了西營的使者。

那使者惠登相認識,人稱“馬總管”的西營大將馬元利。馬元利傳達張獻忠的意思,希望惠登相能“舍趙營投西營”。作為西營中的一線將領,馬元利不畏斧鉞代張獻忠前來,言辭懇切,惠登相首先便感覺到了極大的尊重及張獻忠的誠意。而後,馬元利又談到了崇禎五年張獻忠與惠登相併肩作戰于山西的日子,併力陳張獻忠對惠登相能力的肯定及思念之情,惠登相幾乎當場答應了馬元利投靠西營的提議。事實上,即便張獻忠沒有派人遊說,西營也是惠登相考慮中下家的第一選擇。

原因也很簡單。其一,張獻忠與他有舊。張獻忠的老家柳樹澗堡為延綏鎮西路所轄十四營堡之一,惠登相在鹽場堡當兵時,幾乎每月都要自花馬池巡邏至柳樹澗,很早就和張獻忠相識。更別提後來在山西雙方聯手作戰的“崢嶸歲月”了。其二,張獻忠的實力在楚北首屈一指。西營的實力從來都是流寇中的翹楚,不要說現在的回營、曹營,就連當初老闖王健在時候,天下都以闖王、八大王二人並稱。論聲威,李自成未繼承“闖王”頭銜前尚不如張獻忠。擇強而事乃是常識,況且張獻忠已經接受了招安,有了根據地又有一份官身護體,進退更加遊刃有餘。其三,張獻忠與趙當世不合。趙營雖明面上是西營介紹投降朝廷的夥伴,但惠登相很早就看出趙當世與張獻忠其實已經拆夥,一山難容二虎,二營關係因為楚北的勢力角逐而破裂是必然的事。既然要放棄趙營,那麼最安全之舉,莫過於加入與趙營明和暗鬥的西營。

綜上考慮,馬元利此來,著實正中惠登相下懷。然激動之餘,惠登相依然不禁有些憂慮,自己背棄趙營投了西營,身無尺寸之功,未免心裡沒底、立足不穩。所以細加考慮,便決心帶一份大功過去,以示真心。

這份大功無他,便是侯大貴。

透過對侯大貴長久以來的細緻觀察,惠登相很確定自己這個頂頭上司屬於趙營的不堅定分子。侯大貴在營中甚少心腹知己,惠登相曲意逢迎,很快便贏得了侯大貴的信任,從而獲取了許多對方不為人知的秘密。懷才不遇、有心無力,侯大貴的遭遇與自己類似,且同樣不是甘於久居人下之輩,惠登相很有把握把他也撬到西營。

作為趙營第一大將,侯大貴的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