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章 愴然(二)

兩騎從遠方奔來,原本令兵士戒備的楊招鳳三十步外看清來人樣貌,忍不住呼道:“陳公!元亨!”

一騎陳洪範,一騎趙元亨,玩命兒催馬,神色皆有異。

“陳公,你二人怎麼......”兩下碰頭,楊招鳳瞧他們滿身風塵,發蓬衣斜,疑問道。

“先不說這些,後邊有追兵。”陳洪範急切道,但看見楊招鳳與郝鳴鸞周遭上百騎環列,慌張的神色一緩,“韃子追來了。”

“韃子?”楊招鳳心裡一緊,抬目遠望,果然有三個小黑點在數百步外晃動。

“不過三個韃子,二位何至於此?”郝鳴鸞不可思議道。

“這是韃子最厲害的披甲精兵,不可輕敵。”陳洪範嚥著唾沫,看著尚未從適才驚醒動魄的追逐中緩過勁兒來。

“披甲精兵?”楊招鳳與郝鳴鸞對視一眼。

清國的奠基人、當今清國順治帝的祖父努爾哈赤起兵之初在軍中並無明確的“有甲”、“無甲”或“馬軍”、“步軍”之分,往後因地盤擴大且重視冶金,盔甲在軍隊逐漸普遍,慢慢演化出長厚甲、短甲與精兵三個兵種。

八旗軍戰鬥以五個牛錄為一隊,衝殺在最前線是身披長厚甲或稱重鎧的“前鋒”,主持武器大多為長矛、長柄大刀,副持武器配短柄刀劍,既能上馬衝鋒成為重騎兵也能下馬步戰,專門與敵軍近身肉搏。

跟著前鋒的,便是身披短甲或稱兩截甲、輕網甲的弓手,手持七鬥力以上短弓,非近五十步不射,上馬成為來去如風的輕騎兵,下馬則穿林躍澗靈活異常。

至於精兵,乃是位於最後待命隨勢而動的預備兵,來源為從長厚甲兵與短甲兵行列中臨時抽調組成。長厚甲兵與短甲兵經常率先作戰,統稱為營兵。而精兵通常以女真語稱巴牙喇,漢話為護軍,屬於精挑細選出來最為精銳的戰士,戰時居後由將帥直接指揮,視戰況投入戰場,以起到左右戰局的關鍵作用。

後金天聰年間,黃臺吉建立巴牙喇營,將各旗的巴牙喇集中使用,獨自形成了旗一級的巴牙喇纛額真與甲喇一級的巴牙喇甲喇額真,往下還有各級職務。巴牙喇武力強橫,所以比如鑲黃旗巴牙喇纛章京鰲拜、正黃旗巴牙喇纛章京圖賴等都是正牌旗主之外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天聰八年黃臺吉改制,除固山額真外,其餘額真皆以“章京”代稱。

巴牙喇基礎生活編制還是隸屬原來的牛錄。每牛錄有巴牙喇十人,有戰事,八人從徵,兩人留守,又因這些巴牙喇最外層統一穿掛白色的布面甲,又稱白甲巴牙喇。至於還有一種紅甲巴牙喇,其實大體為普通披甲兵,只在天聰年間單獨拎出來編制較為頻繁出現,但旋即又被撤銷劃歸普通披甲兵,論精銳程度,難以與白甲巴牙喇做比較。無論明朝及朝鮮論及“巴牙喇乃奴酋之精銳”云云,基本指的都是穿“水銀甲”的白甲巴牙喇。

白甲巴牙喇數量不多。清軍入關前夕,滿八旗有三百零九又十八個半分牛錄,蒙八旗為一百一十七又五個半分牛錄,漢八旗為一百五十七又五個半分牛錄。巴牙喇只從滿蒙八旗中挑選,就算滿蒙八旗都按照一牛錄十名白甲巴牙喇算,也不過數千人。當然,若將紅甲巴牙喇、黑營兵什麼的全部算上,自是足有數萬披甲之眾。

與明軍邊軍負責偵察的夜不收一樣,各方面素質過人的白甲巴牙喇除了作為戰場的中流砥柱,也被當作哨探差遣,故而清國在巴牙喇纛章京之下特別組建專門管轄這些哨探的葛布什賢超哈營。很顯然,追逐陳洪範與趙元亨的這三名白甲當身的清軍馬軍,俱為廣靈縣清軍葛布什賢超哈營的白甲巴牙喇。

楊招鳳與郝鳴鸞都久經戰陣,見對面不過區區三騎,完全不放心上。竹哨三響,上百馬軍一字排開。

“韃子膽子不小。”郝鳴鸞眯眼遠望,二百餘步外,三名清軍白甲巴牙喇並沒有被數量眾多的明軍嚇到,反而先後下馬,看動作張弓欲射。

“可讓我軍眾騎散開,四面包抄。”楊招鳳說道,“先準備起來,郝兄你帶人向左,我帶人向右。前一百步可慢慢徐行,只剩一百步,一起衝鋒即可。”他常聽說清兵戰力不凡,留著心眼,即便對方只有三騎,亦沒有託大。

兩百來步的距離,近一百步就開始衝鋒,的的確確是非常謹慎了。可是接下來發生的場面,大大出乎了楊招鳳的預料。

明軍百騎尚在有條不紊地部署展開,可忽聽兩聲尖嘯自半空滑過,兩名明軍馬軍竟然眨眼間先後中箭墜馬。

“這麼遠,韃子......”楊招鳳尚在愕然,只是一念閃過,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