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綢繆(三)

德昌王朱由崧勉強一笑,偏頭看了看身畔站著的一名中年僧人道:“虧得有永素師父,本王才算得上安康。”

龐勁明順著他的目光看向那中年僧人,那中年僧人與龐勁明對視一眼,便垂頭單手合十道:“阿彌陀佛,這是小僧的業報。能為王爺鞍前馬後,小僧實是振奮始終。”他言語輕柔平順,沉靜如水,容貌亦是慈眉善目甚至有些謙卑,哪裡還看得出幾年前竟是一名縱橫沙場、雙手沾滿鮮血的賊寇。

自從在襄陽之戰中投靠了趙營,本名王繼業的永素就被送到了少林寺,明面上拜主持彼岸海寬為師,清修禪道,暗地裡卻肩負著為趙營監視安置在寺內的德昌王朱由崧的重任。一開始,朱由崧對永素完全不信任,日夜提防,永素雖負責朱由崧的一應起居吃喝事宜,但兩人整日對話幾乎不會超過兩句。

直到後來,永素受寺內風氣影響,泮林革音,慢慢對佛法產生興趣,彼岸海寬對他這名徒弟,也經常開導教誨。曾經一度因落髮為僧陷入迷失與痛苦的永素透過參讀佛法,逐漸解除了內心的枷鎖,接受並正視起了自己新的身份

日濡月染,永素接納自己,心性亦在潛移默化間轉變,進而讓如同驚弓之鳥的朱由崧慢慢放下了心防。兩人關係間的那層隔閡隨著時間的推移漸而消弭殆盡,永素不忘自己身負的使命,卻也能真心實意侍奉朱由崧,朱由崧反過來也將他當成了自己在枯燥清樸的少林寺唯一說得上話的朋友。所以朱由崧那一句“虧得有永素師父”並非虛言,如若沒有永素的細心照顧,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且往昔花天酒地慣了的王爺絕對無法在清平的寺內熬過這麼長的歲月。

“你們當初信誓旦旦和本王承諾,短則一二月,長則三五月,必肅清河南賊氛,接我出寺。可誰想,這一等,就是三年。”朱由崧苦笑而言,眼眶都微微泛紅。

“小人等接駕來遲,請王爺恕罪。只是天下事,非我等卑賤之人可定,趙帥亦無法在貿然將王爺接出寺置於豺狼虎豹橫行之地,均是身不由己。”

朱由崧搖搖頭道:“那麼你現在來接本王出寺,河南平定了嗎?洛陽光復了嗎?”

龐勁明稍稍停頓,輕咳一聲道:“不瞞王爺,河南尚未稱得上光復。但趙帥鞠躬盡瘁,已將湖廣經營成安居樂土,絕不容宵小滋擾,今差小人等前來,正為迎王駕去湖廣暫居。”

“去湖廣?”

“不錯。湖廣有趙帥雄兵百萬守護,安堵繁盛,王爺駕臨,可謂錦上添花。”龐勁明鄭重道,“另外趙帥在襄陽府內已興建了王府恭候王駕,雖難比福藩昔日榮華,但供王爺暫時落腳,想來能得王爺滿意。”

朱由崧點頭嘆道:“趙帥竟然如此用心,這份心意,實令本王感動,不知日後該如何報答?”他生於聲色犬馬之中,即便在少林寺浸淫多年,但畢竟是客人身份寓居,沒有像永素那樣剃度徹底皈依佛門,心猿意馬仍然難拴。縱使有永素作伴,聊以慰藉,到底還是痛苦大於舒適。好不容易捱到此時得以出寺,又聽聞趙當世備極誠意,自是心動。

龐勁明趕緊道:“王爺是帝室貴胄,趙帥及小人等都是帝王之臣子,為王爺做事是應該的。趙帥只恨不能早些掃除賊寇,送王爺回故鄉故土,只能如今用權宜之計將王爺接去湖廣,已是慚愧萬分,只求王爺網開一面不要怪罪,哪裡還敢奢求報答。”

朱由崧迎著微雨,仰天慨嘆道:“我大明有趙帥如此忠臣,何愁賊寇不平!”

龐勁明續道:“趙帥提督湖廣,襄陽襄藩、武昌楚藩、長沙吉藩、江陵惠藩、武岡岷藩、常德榮藩等王府所在皆風調雨順,周全無恙。王爺此去,自可大大放心。且湖廣又近河南,等趙帥厲兵秣馬,殺盡了河南賊寇,送王爺回洛陽,也是方便。”

朱由崧心中喜悅,但回顧少林寺山門,口中嘆息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寺裡待了這許久,臨別在即,卻頗有幾分不捨。”

彼岸海寬微笑道:“等趙帥平定河南,王爺回到了洛陽,近在咫尺,什麼時候想來,鄙寺都將掃榻以迎。”

龐勁明怕朱由崧矯情勁兒上來拖延下去,迅速道:“王爺,河南未定,這少室山附近還有李際遇等土寇遊蕩,我等趁隙潛行過來,要保證王爺安全抵達湖廣,可耽擱不得。”

朱由崧一聽,忙道:“本王知道,行李都已收拾妥當了,現在就走便是!”

龐勁明點點頭,對彼岸海寬行禮道:“叨擾了主持這麼久,當真不好意思。趙帥雖羈勞軍旅,但往日時常提起在少林的故事,總想著回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