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會缺少那些眼淺的、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人。有這樣的人存在,就會有攀比。而那些人偏偏又是輸不起的。每每一想起這些糟心的人,她的心就很難平靜下來。
所以,每次孩子從書院回來的時候,她就會問問孩子在書院吃的怎麼樣?跟先生學習學得怎麼樣?跟同窗相處得怎麼樣?等等。
她不是一次被小南嫌棄的說:
“孃親,兒子們過得很好,先生很博學,同窗也很友愛、心善。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
就算被兒子說,她還是會每次都問。即便答案都是同一個,她也是要問問才安心。
如今,孩子都已經是半大是小子了,她才放下心來。
畢竟,全託了那麼多年,要是過不下去,就算她不知道,孩子的父親總會知道的。
眼看著自己的三個孩子連爭吵都極少,真的做到了兄恭弟友,一致對外。
下午的時候,佳芸到了廚房,她才突然發現廚房有些陌生,她已經好久都沒進過廚房了!似乎在生了雙胞胎後,她就忙得沒時間再進廚房。主要是她小廚房的廚娘厲害,早就把她的手藝給學會了。
所以,在她二次懷孕後,基本上就沒再進廚房去挑戰家人的擔心。
這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都及不可思議的。
讓人把需要的材料都準備好,然後就把廚房裡的人都請出去。既然是做給自的親人吃的,材料自然是要最好的了。最好的材料,當然是他空間裡種的蔬菜了!
讓其他人出去前把她要的材料都準備好,等人走走了,她才好把空間裡的東西給拿出來換掉眼前這些菜。
麻利的洗切、炒、燜……十八般武藝盡展,只憑味道,她覺得自己手感是沒有退步的。至於味道?她沒有嘗過,她煮菜,還真不喜歡嘗。但也極少有鹹、或者很甜、沒味道等等之類的事情發生。
八菜兩湯,做完,一身的油煙味,佳芸便去沐浴更衣。她一邊洗、還一邊感嘆:還是當主子的好!
她是很喜歡煮吃的,但不喜歡洗碗。一手油膩,洗完了手變皺、變粗了!
當了主子就不一樣了:煮菜之前有人給準備材料、煮熟之後有人端菜、吃飽了還有人收拾桌子洗碗。
雖然他們家從來沒有虐待下人什麼事情發生,過了那麼幾十年的好日子,她突然覺得已經*墮落了啊!人果然由簡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那種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情況不是沒有發生過。可、沒有人願意再回到解放前的日子吧?至少是不願意的。不是不能做,而是惰性已經養成,要改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完的。
洗了個澡,換好衣服出來,便看到大家都已經準備好,就等她到就可以用餐了。
“孃親,快點來坐下。”小南依然是三個孩子中最活潑的。一看到自家孃親出現在門口,便開口叫。
“等久了吧?”
“沒有,倒是孃親給我們做菜辛苦了。”
蘇老爺子見孫媳婦坐下,便說道:
“好了,人都到齊,吃飯。”
自嫁進蘇家,佳芸便體會到“食不言”的壓抑,一家人雖然在認真吃飯,可沒一個眼神、就這麼盯著菜看,你不覺得難受嗎?現在,總算是習慣。
在林家,在沒有外人的情況下,還是會聊天的。有外人在、才實行食不言進餐模式。
不過,在只跟三個孩子用餐的時候,她還是會一邊吃一邊聊天的。
吃完飯,一家人還是按照慣例去院子裡散步,然後找個亭子坐下來聊聊天。今天難得一家人聚在一塊。平時三個孩子都不在家,這活動都給取消了!
老太爺這會兒倒是神情輕鬆的問一下三個孩子的學問。
哥三個都在一個書院裡讀書,還都是老太爺親自給他們啟蒙,對於每次見面老太爺的提問,也是習以為常的。
而佳芸,則看著孩子們和老太爺一問一答,就跟以前他們上課老師提問一樣,甚是無語。蘇衛東也不多讓,一樣在考較兒子們的學問。平素他的差事多,忙起來回家的時間都少,哪裡有時間這般考較兒子的?現在有機會,自然要親自問問。
佳芸見他們都那麼忙,突然覺得,自己一個文盲、一個學渣,果然不懂學者、學霸們的心裡。
本來難得的相聚時光,都讓他們考較學問給佔去了!只有她一個女人坐在那直打瞌睡!想想還是離開好了,本來想跟他們打個招呼再走的,結果見他們說得那麼起勁,乾脆就悄悄離開了。
剛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