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孫立人的風山軍 官訓練班併入軍校中,陳系的林蔚、郭幃、羅卓英等企圖將孫的 練兵權轉到羅卓英手上,都沒有成功。1949年9月,蔣介石為 取得美國的積極援助,又提拔孫立人為“臺灣防衛總司令兼東南 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但在陳誠“公署長官”的控制下,孫實 際上是空頭司令。
蔣介石在到臺的前幾年,要向美國作出姿態,用“親美派” 孫立人,但都置於他的心腹控制之下。在蔣氏父子看來,軍隊是 生命線,孫立人為抓軍權,早在1949年就和美國勾結。當時, 麥克阿瑟曾派專機將孫立人接到自己駐日本公館中密談。據孫事 後向蔣介石彙報說,密談的內容是:美國為使臺灣這艘不沉的航 空母艦不落於中共之手,有意讓孫負起保臺的責任;美國全力支 持,要錢給錢,要槍給槍。對國民政府已不抱多大希望。孫對麥 克阿瑟的答覆是,他忠於蔣介石,不能臨難背棄,自己必須在蔣 指導下挑起保臺重擔。蔣介石性情多疑,對此話既信又疑。
在孫立人接連晉升之後,蔣氏父子風聞美國已考慮對臺灣實 行“換馬”,在美國留過學的孫立人是“上馬”的最佳人選。這些不管是真是假,都足以引起蔣介石的警覺。美國人之所以看中 孫立人,雖然有多種原因,但主要的一條是對蔣的絕望。打仗要 用兵,美國“用亞洲人打亞洲人”的策略需要亞洲人,而在臺 灣,兵力是蔣介石最後一張“王牌”,不管這些破銅爛鐵是否管 用,總比沒有強,因此美蔣之間,便環繞爭奪軍權的磨盤團團打 轉。美國意圖驅蔣,而驅蔣的本質只有一個,就是要更直接地插 足臺灣,將臺灣獨立出去,變現在的半佔領為全部佔領。這正是 毛澤東所擔心的、所說的為何不傾向“親美派”代替蔣介石。
據說孫的學識超群,這在中國的特殊情況下,變成他的負 數。孫的一位老部下就說過一句很概括的話:“孫是個非常優秀 的帶兵官,但是位很壞的領袖。”就是說他的人際關係非常差。 和他的同輩,幾乎無人可以合得來。任“陸軍總司令”期間,每 周軍事彙報,他從未準時出席,其理由十分可笑:“他不願意向 周至柔總長敬禮,遲到能避免,因為,總統已在場。”
孫之傲慢,固有其理由,主要看不起他的一些同僚,認為自 己鶴立雞群,再加美國的崇尚,又有戰功,似可無敵於天下,然 而他常常孤立無援,且遭致群體的打擊。他又和吳國楨有某些類 似,和小蔣為敵,以“陸軍總司令”的地位,抑制蔣經國的政工 制度。
1950年12月,孫立人召開一個“良心會”,讓許多高階長官 來聽取士兵的良心話。孫致詞說:“現在社會黑暗,人心不古, 不但做事騙人,說話也騙人,所以社會動盪不安,就是彼此不能 開誠相見,埋沒了良心之故。”蔣經國覺得,孫立人撈過界,這 本來是該“政治部”份內的事,蔣經國反擊,推行“慶生會”, 孫、蔣較量的火藥味,乃全面擴散。
美軍顧問團長蔡斯,他是帶了支票簽字權的美國大亨,負責 臺灣的軍援執行,頤指氣使,法力無邊,早為蔣介石父子所不 滿。孫、蔡不謀而合,蔡斯也主張撤消軍中政工制度。蔣經國疑神疑鬼,遷怒到孫的頭上,認為孫假外人以自重。於是蔣介石密 令除奉命者外,任何人不準與蔡斯接觸。1954年6月,孫立人 在臺灣的軍事改組中因“任期屆滿”理由免去了 “陸軍總司令” 職,改任“總統府參軍長”,貶為閒曹。孫對此很不滿意,發牢 潁�擔骸跋衷諤ㄍ迨橋�磐持穩瞬擰!彼�虢杞郵苊攔�樟炙苟俅蟆⊙Ц��こ灘┦墾�晃��ッ攔���槭�┛炙�矯攔�蟪晌� 拔夤�宓詼�保�從枳夾懟5��朔笱苊攔�突漢退鐧姆炊裕�恕√嵐嗡鐧那仔龐嗖��巍案輩文弊艹ぁ薄>」莧鞝耍��細缸尤浴【醯盟鋃浴巴醭�庇星痺詰耐�玻�豢傘把�⒁嘔肌薄�
1955年5月底,臺灣當局抓到一個名叫郭廷亮的“匪諜”, 稱其“為中共工作”。該犯是孫立人部隊的少校營長,據說利用 與孫多年長官部屬關係,在軍中聯絡少尉級軍官100餘人,預備 於適當時機發動兵變,擁戴孫立人為“臺灣元首”。於是,孫立 人便被指控為兵變事件的後臺。3月,臺灣當局公佈了孫立人的 “辭職書”,並組織了 “調查委員會”,對孫進行偵訊,羅列了諸 多“罪行”。最後,由蔣介石出了一具手令,說孫立人“久歷戎 行,抗戰有功,且於該案發覺以後,即能一再肫切陳述,自認咎 責,深切痛悔,茲特准於自新,毋庸另行議處,由國防部隨時察 考,以觀後效”,從此,孫立人被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