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線轉機。
中韓休慼與共,今後韓戰發展如果有利南韓,亦必有利 我國,如果韓戰演成美俄世界大戰,不僅南北韓喚然統一,我們還可能由鴨綠江,由東北而重返大陸;如果韓 戰進展不順而不利南韓,也勢必因此而提高美國及自由 國家的警覺,加緊援韓決不致任令國際共黨渡海進攻臺灣了。
蔣介石對邵毓麟的分析大加讚賞,叫蔣經國發電報給予嘉獎,要其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及時報告。
由於時差的關係,美國總統國務卿艾奇遜得知這一訊息的時 間是6月24日晚10時。艾奇遜那天離開首都華盛頓,到哈伍德 農場去度週末。他剛睡下,白宮的電話便把他吵醒,工作人員告 訴他,北朝鮮人已經進攻南朝鮮了。這時在密蘇里州獨立城度周 末的杜魯門總統,正和家人坐在自己的桌庭。圖書館裡閒聊,也接 到同樣內容的報告,他和艾奇遜通了電話。
艾奇遜說:“南朝鮮軍隊正在迅速漬退。”
杜魯門問:“怎麼局勢壞得這樣快?”
艾奇遜:“我們也未料到,正在進一步瞭解詳情。”
杜魯門有些氣憤:“怎麼搞的,吉布尼不是說,擁有10萬之 眾的韓國陸軍的規模在亞洲是首屈一指,一夜之間怎麼變成如此 不堪一擊?”
艾奇遜解釋:“目前局勢還不太嚴重。”
杜魯門不這樣認為:“它很快會釀成奇災大禍。需要趕快尋 求對策。”杜魯門表示,他要立即回到白宮,召集國家安全會議。 當飛機向華盛頓飛行的途中,杜魯門就在思考朝鮮戰爭爆發的意 義。他認為,這是“強者向弱者的進攻”,是希特勒、墨索里尼 發動世界大戰的重演,如果聽任南朝鮮“淪喪”,則共產黨領袖 們“就會越發狂妄地向更靠近我們海岸的國家進行侵略”,“如果對這種侵略行動不加制止,那就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聯 合國的基礎和原則將受到威脅。”
這訊息使美國的要員們結束了休假,投入了緊張的工作。
美國軍政首腦在布萊爾大廈召開緊急會議。這是因為白宮正 在修繕,杜魯門一家都在布萊爾大廈暫住。這座大廈是個古典建 築,外表樸素,內部裝飾考究,一色昨紅木精雕傢俱,高掛的水 晶吊燈和大型穿衣鏡,顯出一副豪華氣派。
美國政府戰爭決策人物都集中到這裡。
會議開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首先宣讀他前一天 從遠東返回帶來的麥克阿瑟的一份備忘錄。身為遠東地區美軍司 令的麥克阿瑟急切呼籲杜魯門改變關於美國不承擔保衛臺灣的政 策。麥克阿瑟還要求對臺灣實施軍援。
艾奇遜聽完宣讀後說:“美國當前不應該和蔣介石搞得太熱 乎,不能把朝鮮和臺灣問題拉在一起,應重點解決朝鮮問題。” 他對麥克阿瑟的獨斷專行始終不放心,“對麥克阿瑟這個人要嚴 加管束。給他的指示要儘可能具體,以免他借題發揮,隨意擴大 行使職權。”
當討論到美國派員人朝是否會引起蘇聯和中國直接干涉的問 題,艾奇遜向杜魯門總統提出了三條建議:除了已經由軍事援助 計劃分配的之外,授權和指示麥克阿瑟將軍對韓國提供武器和其 他裝備;命令美國空軍在美國從屬人員撤退時轟炸任何向金浦機 場方向前進的北朝鮮地面和空中部隊,以保護金浦機場;命令第 七艦隊從菲律賓向北開進,以防止中國向福摩薩(臺灣〉進攻, 或相反的情況。
杜魯門接受了文奇遜的建議,並進一步謊稱:臺灣是蘇聯全 球計劃中的下一個目標。27日,杜魯門宣佈武裝干預朝鮮戰爭, 並下令第七艦隊進入中國臺灣海峽。兩天後,第七艦隊的六艘驅 逐艦,兩艘巡洋艦和一艘運輸艦,開始在臺灣海峽巡弋。不久,第七艦隊司令史蘇波訪問臺灣。為了整個東南亞的“防禦”體系 計,美國把遺棄了的蔣介石又揀了回來,臺灣終於回到了美國的 懷抱,頭頂上有了美國的保護傘。
事後美國論稱“杜魯門和艾奇遜是一對最不可思議的政治搭 檔,他們先行動起來,以後再論後果,就這樣魯莽輕率地做出重 大決策,把美國拖進了朝鮮戰爭”。
而蔣介石可鬆了一口大氣。
●2。蔣介石出兵朝鮮的請求被艾奇遜否決
27日夜,北京中南海的菊香書屋內,它的主人正大步徘徊 在巨幅世界地圖前,不時停下,凝神注視著地圖上的每一個標了記號的地方。
毛澤東的手指有時點點朝鮮半島,有時戳戳臺灣海峽,他口 中噴出的長長的煙霧也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