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部署會上; 當十八軍隨校政委林亮說到該校人員有四千五百多時,全場譁 然。鄧小平政委也怔住了,因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其他各軍隨 校人數的總和。有人小聲竊語:“張軍長如此富有,真是個‘地 主’!”遂決定接管南京的任務由十八軍隨校單獨承擔。雖然後來 又有變化,隨校編人五兵團去貴州徵糧去了,但張國華“地主” 的綽號卻不脛而走,連鄧小平說到幹部問題時,也要開玩笑地 說:“十八軍的幹部不必補充,張國華是‘地主’嘛!”
可這時的“地主”差不多已歸了地方了。張國華正帶領他的 部隊開闢川南新區,大批幹部已被派往川南各地擔任縣市領導, 政委譚冠三巳喝過十八軍的送行酒,就要去自貢市當市委書記 了,張國華也已就任了川南行署第一任主任。部隊在進駐防地, 1月8日,傳來了劉鄧首長的電令:十八軍就地待命,張軍長及 各師主要領導幹部速來重慶。
張國華一驚,立即意識到:任務有變!
他驅車火速趕往重慶。一路琢磨:是去哪裡呢?雲南?是四 兵團的地盤;西康?十八兵團已經進駐;打臺灣?有三野,看來 十之八九,是要去西藏,因為只有那一片空地了……他的估計沒 有錯。一到曾家巖,劉鄧就把毛澤東要二野進軍西藏的情況說給 張國華聽。在這期間,劉鄧也覺得第十軍軍長不去西藏,而讓十 軍部隊受張國華領導去西藏,彎子不好轉,已明智地作了決定: 讓張國華在二野所有部隊中任意挑選三個主力師,組成三萬人的 一個軍。
劉伯承見張國華不言語,問:“你的意見如何?”
張國華陷入深思。他很清楚,這樣組成的軍戰鬥力不成問 題。可是進藏不只是打仗,更多的是政治鬥爭,這對一支不熟悉 的新軍來說是最擔心的。可他自己的十八軍思想彎子也不好轉。
本來要去貴州,劉鄧考慮十八軍過江以來跑路最多,吃苦最大, 中途又讓十八軍改進天府之國的川南。官兵們對此尚未盡興,又 要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從風和日暖的天府之國到冰天雪地 的神秘兮兮的西藏……他更相信這支歸建二野以來一直跟隨他的 老部隊。他下了決心,便仰起頭,目光直視劉鄧:“我還是想帶 十八軍擔負進藏任務。”
劉伯承以目光徵詢鄧小平的意見。鄧小平轉而問張國華: “你覺得有沒有把握?”
“問題不大。”
鄧小平看了一下劉伯承,劉伯承笑而不答。鄧小平知道他也 同意,指示張國華:“那就這樣定了。我們馬上報告中央。你還 有什麼困難嗎?” “現在還沒有想到。”劉伯承叮囑他:“有困難要 說話。全二野都會支援你們。”
張國華走後,劉鄧馬上給遠方的 毛澤東發電,毛澤東也立即覆電:完全同意劉鄧1月7日電之進 軍西藏計劃。現在英國、印度、巴基斯坦均已承認我們,對於進 軍西藏是有利的。按照彭德懷同志所稱四個月進軍時間是從5月 中旬(我前電寫成三個月是寫錯了)只要劉鄧賀加緊督促張國華 及十八軍等部,在時間上是來得及的……
●2。蔣介石空議西藏問題
1月的臺北,雖然沒有北方的冰雪之寒,但海上吹來的風卻 總帶著溼冷。愛開會的蔣介石,讓人在會議室生了幾盆炭火。有 關中共進軍西藏的事他已風聞,近來又讀了美國的《新聞週刊》, 便約了幾個外交人員來談話。
“外交部”的老資格職員王世傑說:“大家知道,英國外交政 策比美國穩些,但它卻迅速承認北平,這就使美國的政策更為混 亂。翻過來說,英國的承認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同時英國依 靠美國也不是什麼秘密。因此兄弟可以斷言,英國這次做法,還是百分之百為了英國自身的利益,它同北平的關係,不出兩三 年,必然破裂,必然撤銷承認!”
蔣介石嘖嘖嘴:“英國主動承認北平;給北平臉上貼金,北 平不會同英囯鬧翻;為什麼英國反而自己會撤銷承認?”
王世傑言語有些譁眾取寵:“那是可以預見的。北平絕不會 向英國屈膝,我研究北平對英國承認問題的各種檔案,感到北平 在這方面站得很穩,因此推斷他們很快就會鬧翻。”
蔣介石似乎也有同感,他堅信:“只要美國不承認北平,我 們就有辦法;即使它承認,我們也另有辦法。”
另一位對外交富有研究的羅家倫說:“是的,對北平的打擊 不獨美國在做,承認了北平以後的英國也一樣,這在幫助陳納德 要回兩航飛機等事件上,都可以一望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