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代表競技。

——如同運動員一樣“為國爭光”的標語,如此龐大,不負責任地裹挾了許多個體命運,當然能夠理直氣壯“一將功成萬骨枯”。

全軍覆沒的競賽小組數不勝數,他們進入國家隊無望,得獎無望,保送無望。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高強度訓練,忽然成了一身屠龍技。走了許久的光榮荊棘路,終於快到頭了才見著“此路不通”的標示,只能急忙跟著浩浩湯湯的人群,去擠高考獨木橋。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而這些功虧一簣的孩子,大多除了自己學科的競賽技術,對其他學科幾乎一竅不通,數學競賽組的同學連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都不知道。他們只能從頭開始學,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學完高考所需所有知識。

柳智宇從小學開始一路賽到大,贏得太多,沒有敵人的人最易厭戰。他早已獲得了北大數學系的保送資格。再戰,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戰,而只是機械地反覆投入一場場無止盡的迴圈賽中。

到後來,柳智宇發現自己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了。高二下學期,數學奧賽組只剩下包括柳智宇在內的三名種子選手,其他兩位在高三最後關頭被擋在國家隊門外,只能去複習高考,以六親不認的狀態學自己從前鄙視的那些學科。

而這所高中從1986年開始,所有數學競賽人為此奮鬥了20多年,都沒有進入國際奧林匹克國家隊。柳智宇是20多年來唯一的希望。

就在這時候,他發現自己面臨失明。

偌大的新自習室,往往只有柳智宇一個人,他每天看書做題,備戰競賽。發現數字和圖形伴隨著一陣陣劇痛時隱時現,他所熟悉的世界時隱時現。

那一年,他為了看病,跑遍了全市的各大醫院,早起去趕早班的汽車,有時堵在擁擠嘈雜的大街上,太陽暴烈地曬著時間。醫生讓他做各種各樣的檢查,得出各種各樣的結論,開出各種藥方,卻沒有一種有效。

看完病,一天也過完了。夜幕低垂,柳智宇趕回學校。

一輪比賽結束,他發現自己不用眼睛,做數學題也不是那麼困難。他在日記裡形容道:“整個圖形記不注,就把它分成區域性,這就好像你不能記住整張地圖,但是每到一個路口你都會知道怎樣走一樣。”

除了這樣與虎謀皮一樣小心翼翼地用著眼睛,柳智宇的母親每天晚上都會從市區趕到郊區,為他念數學題。第二天到空無一人的自習室做題、與腦與身體搏鬥、定期去複查眼睛。命運把他吞沒在日復一日的催眠機制中,只有這樣,他才能承受那些讓人滿懷恐懼的事物。

困惑時隱時現——“我這是為了什麼?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他十幾年來幾近左右手互博的競賽人生讓他困惑,老師不斷渲染的虛無縹緲的集體榮譽讓他困惑,周圍同伴夢想破滅生死由命的前途讓他困惑。學校在柳智宇身上榮譽的寄託,把他和周圍同學割裂開。使命感不同,戰友已經成為自己的陪練,溝通變成了一件很尷尬的事情。

柳智宇小心翼翼地使用著自己脆弱的視力,小心翼翼地懷疑著自己脆弱的人生,而肉身已經過五關斬六將,加入了最後6人國家隊陣容,要去斯洛維尼亞參加第47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數學競賽小組吃了最後的散夥飯。柳智宇跟曾經的種子選手、落敗後備戰高考的同學說:“我這段時間很鬱悶,回顧我的整個高中,一次次地重建與打破,到最後還是找不到自己心靈的歸宿啊。也許我一生都將這樣顛沛,而生命的真諦對於我,就在這顛沛之中吧。不過你放心,心態對我的比賽成績不會有影響,我的目標很簡單:世界第一。”

2006年7月12日,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開始。第一天的題目很簡單,第二天的題目很難,尤其是最後第5、第6題,柳智宇被激發了鬥志,用上了一年來悟出的應對辦法,列出思路,順利解答。在交卷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自己的答卷近乎完美。

在斯洛維尼亞旅遊了幾天之後,成績釋出,他和俄羅斯、摩爾多瓦的選手獲得了滿分金牌。

學校的網站上釋出紅字的喜訊:“截至目前我校已獲得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10枚,位居湖北省第一。柳智宇同學獲得的這枚金牌對我校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這是我校數學學科奧賽史上歷史性的突破,我校現在的10枚金牌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學等各個學科。”

耕讀社

來到北大之後,第一件讓柳智宇感動的事情,就是在迎新典禮上,一位老師動情講述了蔡元培校長在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