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因”。善、惡無關痛癢,不要緊!沒關係!要講到禍福了,不得了!這個事情大了!菩薩比我們凡夫聰明,菩薩畏因,那怕是一點點的小善事、小惡行,都戰戰兢兢非常謹慎地斷惡修善。要曉得,善的果就是福,惡的果就是禍害、災難。這是勸我們學袁了凡,依照功過格來信受奉行,像這樣才真正叫學《了凡四訓》。

初則善惡參雜。久則唯善無惡。故能轉無福為有福。轉不壽為長壽。轉無子孫為多子孫。現生優入聖賢之域。報盡高登極樂之鄉。

這是說袁了凡依照功過格修持,他一生的感應事實。最初修行的情形,是‘善惡參雜’。了凡修的是這樣,我們去修也是這樣,所以不要怕。最初修的一定是善惡參雜,我們每天記下來的,有善有惡,混雜在一起。慢慢的善多惡少,幾時做到‘唯善無惡’,功過格一開啟都是善沒有過惡,只要做到這一天,命運就轉變了。換句話說,三個月做到,三個月就轉變;三年做到,三年就轉變了。怎麼轉法呢?我們那一天功過格一開啟,只有善沒有過了,從那一天開始,命就轉過來了。袁了凡就是這樣改造命運的,了凡福報很薄,可是他‘轉無福為有福’。

了凡也轉壽命,孔先生給他算,說他的壽命只有五十三歲,結果他活到七十多歲。壽命操縱在自己手上,‘轉不壽為長壽’,他也做到。他命裡沒有兒子,後來有兩個非常好的兒子,‘轉無子孫為多子孫’,他都做到了。我們讀《四訓》,可以看到真是有求必應。那麼我們現在有求,為什麼求不應?要是開啟自己的功過格一看,每天還有那麼多的黑點,怎能求得感應呢?不可能感應。到沒有黑點,沒有過失了,我們看看有沒有感應。那個時候,我們才真正的相信,佛在經上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現生優入聖賢之域’,現在我們這個身體,還沒有舍報的時候就可以做聖賢了,‘聖賢’是指世間的聖人、賢人。‘報盡’,舍報之後;當生‘極樂之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尤注說:“吾人現生無論貧富貴賤,智愚榮辱等等,無非夙業所驅,緣熟斯來報盡便休,人身難得易失,若不急趁命光未遷謝時,勤修善業以自救拔,倘一墮落設欲再得人身,不知經歷幾何年月矣!如之何不懼。”

我們現在生在這個世間,富貴也好,貧賤也好,無論是愚,或是聰明才智,世出世間那些大覺的人告訴我們,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過去世修得的,是夙業所召的。由這裡我們看得很清楚,人生並不是一世就完了。我們總要記住,一世的光陰非常的短促,真正是數十寒暑彈指就過去了。四十歲以上的人,對於這個體驗,都相當的深刻。讀到祖師的教訓,當然比年輕人的感受要來得深,這就是有了幾十年親身的經歷。尤其在這一本書裡面告訴我們“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是我們要學、要記住的。明瞭這個事實真相,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要記住,我們要修福,要培福,要惜福,福報才能享之不盡。好比我們耕種,今天有收成了,還要繼續準備明年的種子。如果不懂得修福,不懂得培福,也不知道惜福,縱然用盡心機,所得到的一切享受,還是屬於宿世的福報。

譬如說我是個出家人,想出種種的花樣,引誘大家來供養我。俗話常說:“和尚不作怪,居士不來拜。”來拜——把你們的錢財送來給我,這是偷盜的行為。這樣得來的錢,還是命中註定的,命中本來就有的。命裡沒有,作怪,居士還是不去拜。可見來拜、來供養的,還是命中註定的,絕對沒有無因之果。這個福報,就是不用作怪的手法,機緣也會慢慢的成熟,慢慢的受用。用了這些手段,只是使機緣提前成熟,只不過是做增上緣而已,但是福報享盡就沒有了。這好比在公司裡面服務借支薪水。你要不借支呢?按月給你,月底一到公司就發給你,你的生活很穩定。我今天想個理由借錢,把一年的薪水都借過來,花得很自在,幾個月花光了,但是後幾個月就要受貧窮之累了。所以這些道理明白之後,我們敢不敢再作怪呢?敢不敢再想花樣呢?縱然想盡了花樣,得來的還是命中有的那一份,這要明瞭。

我們不但不借支、不透支,更要常常積蓄。怎麼積蓄?就是要改過修善、積功累德。若能“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則有求必應了;這幾句話是《了凡四訓》最重要的效用。我們初學的時候,大家都一樣,了凡居士也不例外,開始的時候很難,善惡參雜。初學的方法,還是用功過格。對於業障輕的人,他可以不必要,因為他每天起的惡念少,善念多;對於業障重的人,每天起的善念少,惡念多,功過格就很重要了,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功過格一開啟,看我今天起多少個惡念,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