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所存之心。只是愛人敬人之心。蓋人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
普賢十大願王,第一願就是禮敬諸佛。‘蓋人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這是從“理”上來觀察;“事”上確實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但都是我們的‘同胞’。
所以明白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才曉得真正是‘皆吾同胞,皆吾一體’。佛說“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所以佛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這樣建立的。哪一個不應該禮敬,不應該愛護呢?人人都應該敬愛,事事物物我們都應該要敬愛。
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
從前讀書明理的人“敬聖敬賢”,跟我們現代工商社會貪、瞋、痴、慢不斷增長的人“敬聖敬賢”,在思想、心態上不一樣。從前人敬聖敬賢,是因為聖賢是我們的模範,取“見賢思齊”的意思;現代人敬佛、敬菩薩、敬鬼神,是希望佛菩薩、鬼神多讓他賺一點錢,其目的在此。‘通聖賢之志’,聖賢之志就是為眾生造福。哪一個人不希望得到安和樂利?中國人常講的五福——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福,希望自己長壽、富貴、健康、幸福,這是世間人的希望。但是這些都是善因善果;希望得好的果報,但是忘了好的果報是要好因緣才結得的。若不修好因,不結善緣;希求好的果報,是決定不能得到的。聖賢人希望每一個人都得到殊勝的果報,所以聖人之志就是群眾之心。只是聖人有智慧,群眾迷惑顛倒,所以聖人教導大眾修善積德,才能使人人皆得到好的果報。
修善積德從‘愛敬’開始。先學愛人、敬人,愛物、敬物,愛事、敬事,對於人、物、事要真正‘愛敬’。所以十大願王裡的菩薩修行原則,第一條就是“禮敬諸佛”。我們讀《禮記》,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就是教“敬”,“毋不敬”就是一切恭敬。要從這裡下手。
何者。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
聖賢、佛菩薩只有一個想法、一個心願,就是教導一切眾生‘各得其所’。聰明傑出的人,誘導他成佛作祖;沒有這個大志,他希望得到什麼,都祝福他、幫助他能夠如願,這是聖賢之志。所以要心存愛敬。
何謂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擲則瓦礫。追琢則圭璋。
‘成’,是成就。別人有好事,我們要幫他成就,這也是性德。
‘玉之在石,抵擲則瓦礫,追琢則圭璋’,這是舉一個比喻。‘玉’是石頭裡面最精最美的,加以琢磨就變成玉器;‘圭璋’,是古時候的信物。在古代——尤其是上古,玉做成“璧”,璧是圓形的,中間有個孔;“圭”是手上拿的。當時的用途,就像我們現在記事用的記事本子,是作備忘之用。“圭”大,“璋”比較小。這些玉器在故宮裡可以看到,有商周的、秦漢的,歷史的價值都非常高。
故凡見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資可進。皆須誘掖而成就之。或為之獎借。或為之維持。
我們今天所講的“培育人才”。看到這個人心地很善良、很忠厚,或者志向純正可取;‘資’,是資助,我們應當要幫助他、成全他。‘皆須誘掖而成就之’,就是要誘導他、要成就他、教養他、培訓他。《華嚴經五十三參》是很好的榜樣,你看善財童子自己以學生身分去參訪善知識,他是我們的前輩,是我們的長者。縱然年歲很輕,他的道德、學問是我們所尊敬的,我們應當跟他學習。他見到善知識先是禮敬,善知識一定會問他,你從那裡來的?你到這裡來做什麼?你有什麼需求?五十三位善知識,所問與善財對答完全相同。所以這句話給我們的印象非常之深刻,前後重複了數十遍。第一句是:“我已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立志要成就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但是我不曉得怎樣修持?怎樣存心?所以到這裡來請教。”發心就是此地講的“立志”。志可取,又好學,我們遇到了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他。所以有志向、有目標、不論世間、出世間都是有前途、有成就;遇到這樣的人,就是俗話常講的“遇英才而育之”。你真正遇到這樣的材料,就要設法去幫助他、成全他!
‘或為之獎借’,‘獎’,是獎勵。‘或為之維持’,‘維持’,就是在他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他,使他能安心於學業和道業。
或為白其誣而分其謗。務使之成立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