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生死相許。”長孫皇后低聲喃喃自語,雙目淚光瑩瑩,輕輕抓著李大帝的手,一時痴了。
李大帝沉吟許久,感慨道:“短短几句,竟將這‘情’字刻畫入骨,連朕都心有所應,樂休文筆,果然精彩絕倫,實不似人間文字。”說完看看席中諸位說道:“這情為何物,今日當可定論了。”
席中諸人皆緩緩點頭。
站起身,李大帝淡淡道:“今夜朕所獲良多,藉此良機,朕今日下旨,將清河公主許配給盧公之子程福之。”
老妖精一家立即叩謝李大帝和長孫皇后。
李大帝揮揮手:“這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的,擇日不如撞日,清河,出來見過各位各位長輩。”
“是!”一聲清應,從李大帝和長孫皇后身後的紗幔中傳出,緊跟著走出一位低著頭的宮裝小美人。
宮裝小美人款步走到席前,向在座諸位淺淺行禮,當她抬頭時,程福之大眼一瞪,驚訝的叫了一聲:“原來是你?”
------------------------------------------------
《唐農》在各位讀者大大的大力支援下居然上了三江,夜遊銘感五內,如果您覺得還看的順眼,請登6起點頁的左上角“三江”處投夜遊一票吧!您的支援,是夜遊努力的最大動力。再次拜謝!
第三十六章 乍現殺機
一大早,貓了自家花園裡打理種下去的土豆、玉米、西紅柿。要說這三樣東西,那可不得了。
先說土豆,俗稱馬鈴薯,祖籍南美洲,最早是印加族人開始種植的,叫“扒扒”,不僅可食用,當時還被當藥用。1537年才傳入歐洲,進入中國最早記載為清朝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oo年〕刻印的福建《松溪縣志》。土豆每年可栽種兩季:春土豆、秋土豆、畝產4ooo斤左右,高產的可達5ooo斤。馬鈴薯產量高,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利用塊莖無性繁殖時,在土溫5-8c的條件下即可萌生長,最適溫度為15-2oc。適於植株莖葉生長和開花的氣溫為16-22c。夜間最生態環境塊莖形成的氣溫為1o-13c(土溫16-18c),絕對是適合長安附近種植的。
接著說玉米,原長美洲,哥倫布現新大6後才輾轉流傳至歐洲和中亞。明朝嘉靖年間,據說才由到麥加朝聖的回教徒帶來中國,所以又有“西番麥”,“西天麥”之稱。最初是皇帝的專利品,故有“御麥”之稱。後來才在華北一帶種植,一直到清代,才推廣到南方。玉米喜溫,種子芽的最適溫度為25~3oc。玉米為短日照的四碳植物,在砂壤、壤土和粘壤土均能生長,ph6。5~7。o最適宜。耐鹽鹼力較差。玉米全生育期9o~15o天。可分為苗期、穗期、花粒期3個生育階段。我手裡的玉米種是甜玉米新一代特色品種——含sh2甜基因的“種都水果玉米”,這種玉米美味如甜牛奶,並像水果一樣摘下就可以生吃。畝產可達到9oo公斤左右,若種植得當,達到11oo公斤以上的高產,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後說西紅柿,也稱番茄,最早生長在半生半長在秘魯的叢林中,當時叫“狼桃”,由於它色彩極為鮮豔�1�7最初人們都認為它是一種毒果。到了16世紀,英國有一位名叫俄羅達拉里的公爵遊歷來到了秘魯,非常喜歡當地這種桃,於是,他把它帶回英國皇宮,作為珍貴的禮品奉獻給他的情人——當時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從那以後,西紅柿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被大量地種植,但只限於觀賞。到了18世紀,法國有一位畫家禁不住誘惑,決心冒死嘗一嘗這“狼桃”果的滋味。結果現這種果實酸甜可口。至此,西紅柿才在歐洲開始廣泛種植。至明朝中期,番茄才傳入中國。番茄是庭院(露地)蔬菜中的“菜魁”,其深受歡迎的原因有二:一是極易種植,只要陽光、水分充足,則有開花結果之強勢;二是自然成熟的番茄,口感極佳!比之市所售番茄,不可同日而語。但番茄雖易種植,卻對低溫極其敏感(經霜的番茄苗,如同被開水泡過一般),故春天移栽,切忌過早。要說我手裡的番茄種子,可是號稱畝產之王的荷蘭番茄,畝產可達到6ooo公斤到75oo公斤,口味甘甜微酸,清香可口,可謂生吃做菜兩相宜。當初我可是想作為村裡的支柱產品才買的。
細細的給種下去的種子澆水後,有精心培了一遍肥,一個人在院子裡忙的渾天黑地,卻樂此不疲。
為了不給笨笨可乘之機,專門讓人給園子用籬笆圍了起來,又關照雙兒,絕對不能讓笨笨接近我這園子十米之內,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