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植物勉強存活了下來,體型龐大,消耗巨大的植被幾乎滅絕,蕨類植物和少部分裸子植物尚且苟活。
而因為缺少陽光照射,新地球表面的溫度也迅速下降,所有山脈的雪線都迅速下降,兩極的範圍開始擴大,新地球幾乎進入了冰川期,而體型龐大的變溫冷血動物相繼滅絕,整個過程不到六年。
同時,大量的植物滅絕還造成了大氣中的氧氣急劇下降,氧氣的減少,對於大型的巨足生物幾乎是致命的,缺少大量氧氣,體型超過十米的大型生物幾乎沒有存活下來的。
植物的滅絕還造成了食物的匱乏,食草類生物數量驟減,而站在食物鏈頂端,本身能量攝入就極少的肉食類類生物幾乎滅絕,少部分倖存的肉食生物開始向雜食生物方向演化,它們在冰天雪地裡啃食者菌菇、地衣和蕨類植物勉強苟活,形銷骨立,十分悽慘。而因為食物的匱乏,肉食類動物還出現了更可怕的現象,那就是同類相殺,至少有上千種食物的肉食類生物,在食物缺少的情況下開始蠶食同類的屍體,有些甚至直接廝殺同胞吞食對方。
同類相殺,也成為了大型生物滅絕的一大原因。
而隨著新地球上屍體數量與日俱增,繁華不再,更可怕的災難出現了,那就是細菌感染。
無處不在的屍體成為了滋養死亡細菌的最好溫床,恐怖的病菌和瘟疫在所有生物種群中間傳播蔓延開來,疾病造成的二次災害給了本就奄奄一息的生物種群們最後一擊,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生物在這次天地大碰撞中,永遠消亡了。
“主人,你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目前黑龍人存活率不到百分之五,它們生存在須彌山的洞穴中靠互相抱團來取暖,吃的是體積較小的卷尾鼠、真菌和一些小型爬蟲,大多處於飢不擇食的狀態,勉強能活,出生率很低。大災難開始的第六年,蒂蘭聖雪向我彙報道。
“能夠存活就好,黑龍人的生存地點接近赤道,溫度不至於太低,這次滅絕雖然對它們打擊很大,卻也強迫了它們住進洞穴內,而且有利於它們雙腿進化。也有利於它們向恆溫物種進化。而且殘酷的條件會促進智力的進化,這也是一件好事。”我眺望著依然被灰塵覆蓋著的黯淡天空,嘆了口氣,道。
“氧氣的減少和食物缺乏導致大型爬行類生物存活率不足萬分之一,就算勉強存活下來的,也都是基因變異導致體型較小的個體。身體龐大的優勢在如今的新地球上已經開始消失,身體迅捷,耐旱耐飢的小體型恆溫生物的生存優勢正體現出來。”蒂蘭聖雪道。
“生者為王啊,呵呵。一切都跟我原初預計的相同。”我笑著道,“聖雪,對於生命來說,生存到最後的才是最大的贏家,不是麼?在我們原來的地球,社會上總是有這麼一種假象,愚蠢的大眾們總是以為外貌娟秀、身體健壯、智力高超,或者手握重權的人就是站在社會競爭金字塔頂端被上帝寵幸的寵兒,殊不知對於生物生存來說,考驗一個生物個體是否是人生贏家的唯一因素只是誰能夠活的最久,並且在死之前把基因遺傳下去而已。”
“在生存面前,不存在優勢,也不存在劣勢,社會上的人之所以認為高智力、強健身體是生存的優勢,只是因為社會的大環境正巧能夠支援擁有這些因素的人脫穎而出而已。你看,聖雪,那群被困在狹小地道里的銅皮硬爪龍,原本是一個誰的身體更龐大強壯誰就是種群裡的主宰者的強者社會,但是因為地道太小,複雜的地下洞穴只能讓那些種群中身軀較小的成員透過,所以那些平時身體龐大強壯的成員反而都餓死了,在這裡,弱小反而成為了生存的優勢啊。”
蒂蘭聖雪靜靜地看著那一群被圍困在地形複雜的洞穴中,以軟體昆蟲為食的銅皮硬爪龍,淡淡地道:“是的,主人。對於每一個生存個體來說,其他的外在都是它面對的環境的一部分而已,不論是有血有肉有進攻性的同類,還是相對簡單被動的自然環境,對於個體來說都是一個環境而已。而個體唯一要做的就是應對環境,生存下去。任何生理特點都可以在一定環境下成為其生存優勢。”
章三十二 基因優勢與三維文字
“對啊,非洲黑人的基因有抗瘧的能力,這足以讓他們抵抗瘧蚊,但是卻會降低他們抵抗艾滋病的能力。這就是不同環境下優勢劣勢的轉換。身體強壯的個體未必就有生存上的優勢,甚至智力高掌握更多知識的個體也未必就有生存優勢,如果從生物學自我選擇的角度考慮,焚書坑儒和文化大革命都可以看成是在一定範圍內生物群體內消滅高智力個體的案例。而對於那些存活的智力較低的個體來說,高智力反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