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譚恰好有名氣,發行、院線方面也給力,電影質量又不差,風格也沒那麼極端文藝。
拿到高票房,實屬必然。
……
有媒體總結了張譚的導演成就,第一部多線敘事喜劇片,第一部國際水準紀錄片,紀錄片電影票房保持者,最賣座國產科幻片,再加上現在的最賣座國產文藝片。
看到自己的這個成績,張譚靠在椅背上,不免自我陶醉:“唉,果然還是要靠我扛起國產片的半壁江山啊!”
搔了搔眼角的眉毛,目光睥睨:“請叫我張半壁。”
……
《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三天票房達到五千四百多萬,登頂國產文藝片票房冠軍寶座,於是有記者採訪了此前記錄保持者《過五關斬六將》的導演張超。
身為第五代名導,張超的氣度涵養,要比馮大炮沉穩很多:“我看了這部片子,之前發行公司邀請我看了,確實是一部非常難得的溫馨小品,火候很到位,譚張是個很有才華的年輕導演。”
記者便問:“譚張在電影裡,讓男女主角生了三個小孩,有沒有引起你的強烈共鳴?網上有訊息稱,你和四個女人,一共生了七個孩子,號稱葫蘆娃是嗎?”
張超立刻拉黑了臉:“首先,我罰款已經交了……其次,我tm只有四個小孩!”
……
熱鬧歡騰的日子,過得很迅速,12月6日至12日,新的一週過去。本週國內只有一部《大國手之天下第二》上映,沒有名導,沒有明星,沒有宣傳,自然也沒有什麼排片,對在映的幾部電影毫無影響。
文藝片《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依然牢牢地把持著排片頭把交椅,在40%至45%之間徘徊,大盤的票房佔比也是從未跌過50%以下,口碑和上座率,冠絕同期電影。
交出來的票房曲線,十分平穩,幾乎沒有什麼波動。
週一1026萬,週二1104萬,週三1147萬,週四987萬,週五1223萬,週六1610萬,週日1315萬。
七天時間,累計8412萬元,大盤票房佔比56。12%以上,一部電影頂了《小笑江湖》和《趙氏小孩》兩部票房之和還要拐彎。
上映十天,總票房13857萬元,輕鬆成為國內首部票房過億的文藝片。
這一次,《人民日報》都被驚動了:“由譚張執導的電影《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憑藉良好的口碑,票房節節攀高,最終用時八天時間,成為中國第一部票房達到一億元的文藝片。”
由廣電總局和美國《variety》雜誌合辦的《綜藝》雜誌,更是給以了無數的讚譽:“內斂、幽默、困窘,這是一部足以顛覆觀眾對文藝片認識的電影”
文章中說:“彬彬有禮的範兒,有時候又會放浪形骸,永遠不會著急,不會狂笑或者嚎哭,羞澀、笨拙,不會生別人的氣……電影的風格就像是譚張本人,有一種天然的本真魅力,處處充滿會心一笑的鏡頭。”
最後,文章給了一個總結:“不是看見了黑暗才叫文藝,文藝是黑暗中要有光,平淡中要有情。《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並非一部典型的中國文藝片,但譚張必然會給所有拍文藝片的導演,深深的教上一課,文藝片,也可以這麼拍!”(未完待續。)
第360章 騎士勳章
兩週過後,《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遇到了挑戰,由馮大炮執導的《不誠不擾2》,在12月16日上映。
這部電影的前一部《不誠不擾》,口碑和票房都不錯,是2008年的國內票房冠軍。
所以這部續集一經上映,立刻搶佔了超過50%的排片,將《那些》的排片擠到了只剩下25%左右。
這是馮大炮和張譚,第一次在票房上面的直接較量。
當然,只是有幾個不甘心在“灰渣大決戰”中失利的火炮,在宣傳這個對決,嚷著讓馮大炮把張譚幹掉。事實上沒有人應和,因為很明顯《不誠不擾2》就是衝著票房而來的商業喜劇片。
商業片跟文藝片搞什麼票房對決,這不是扯淡嗎。
“非常的扯淡,我當初也是暈了頭!為什麼要把這兩部電影,安排在一起!”王主將十分後悔。
《不誠不擾2》是華誼兄弟投資拍攝的,商業喜劇大片。
《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是華誼兄弟代理的國內發行,浪漫文藝片。
本來這兩部電影,不存在什麼票房上的衝突,所以發行的時候,華誼兄弟給安排錯開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