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找更為合適的助理人選。”
王從倫願意給予方便,張譚沒理由不領情,當下就說出了自己的需求。
工作方面:需要應屆本科畢業、有一定小說出版工作經驗、善於溝通、樂於學習、膽大心細、手腳勤快、服從管理,願意出差、家住合淝的人優先。
待遇方面:保底工資2500元一個月,每談成一筆業務,還有提成,外出的差旅費全部報銷,詳細待遇面談。
基本上,張譚招的助理,就相當於是個經紀人。
畢竟他眼裡,不僅僅盯著出版這一個方面,還有影視改編、漫畫改編、遊戲改編等很多方面,需要一名精英來幫他處理。
談完了招聘廣告的事,接下來,就是安排《今古傳奇·武俠版》的專訪了。滿足讀者對他的好奇,和對他接下來新書的預告。
第103章 射鳥的故事
雜誌社安排專訪張譚的編輯,還是那位真名徐丹的碧晚枕。
在知道徐丹本人長什麼樣子之後,張譚對她是再也沒有一絲幻想,所以採訪時也不再故意耍幽默了,就是很認真的一問一答。
說了說創作四大名捕這個題材的各種想法和架構,說了說從選擇寫作到出版小說這段過程,也說了說下一本書會寫什麼。
“四大名捕這個故事還沒寫完,事實上《震關東》和《會京師》只是給這個故事做了一個鋪墊,看完這兩部小說,就大概瞭解了四大名捕的所有基礎設定。不過我現在並沒有很想接著寫,從去年開始,寫到今年,都是這一個故事,寫得有些膩了,急需換換頭腦。”
“那你新書會寫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呃,會是一個人拿弓箭射鳥的故事。”
“……射鳥的故事啊,是寫一個人會弓箭嗎?”
“我已經整理出來一個大綱了,大概是三部曲的形式,下一本書就是三部曲的第一部,一個關於如何射鳥的故事……好啦,上面是開玩笑的,故事的背景設定在南宋年間,蒙古即將南下入侵中原這段時間的前後。”
“能稍稍透露一下故事的內容好嗎,射鳥這個比喻太讓人沒法想象了。”
“好吧,主要是說一名叫郭靖的少年揹負著家恨國仇闖入江湖,在紅顏知己黃蓉的幫助下,透過無數的磨練,最終成長為一代大俠的武林故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主角郭靖會是一位俠之大者。”
“哇,聽你這麼一說,這部小說的立意一下子就高大了起來。”
“呵呵,其實也就是一部小說,立意再大也是一部武俠小說,江湖尋寶,陰謀亂鬥,這些都會有。”
“……好的,感謝譚張為我們帶來了這麼多關於新書的訊息,在專訪的最後,跟我們說一下,新書的名字吧?”
“ok沒問題,新書的書名叫射鳥英雄……不是,是《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金庸寫的第三本武俠小說,在他還沒有創辦《明報》之前發表。射鵰一出,香巷紙貴,隨即波及到了全世界的華人地區,幾乎喜歡看武俠的,就沒有不知道《射鵰》的。
如今這個世界,金古黃梁溫都消失了,這些寶貴的經典作品,只能依靠張譚勉為其難的創作出來了。
其實在最早的寫作規劃中,他沒有打算這麼早就寫金庸的經典。武俠作家中,不得不承認金庸是達到了巔峰的一代大家,排在金古黃梁溫之首,不是沒有道理。論作品的故事性、閱讀性,以及改編後的風靡程度,都不是另外幾人能比擬。
金庸的幾部經典,那就是武俠界的大殺器。
才十六歲就裡放出來,似乎有點太吊了,一書成神可以想象,這不符合張譚“低調”的性格。不過現在卻有著充足的理由讓張譚提筆創作。
第一,兩部四大名捕,給他鋪墊了良好的開局,緊接著創作《射鵰》並不會顯得太突兀。
第二,韓敬明這傢伙寫了兩本不上不下的書,就差點賣脫銷,成為全國知名青年作家,張譚不甘人後。
第三,仔細想一想,他留著這麼多經典在手裡也沒太大意義,等過幾年張譚肯定會走導演這條路,不可能再每天埋頭電腦前敲字。而且網文時代一天天逼近,武俠的沒落已經成為定局,儘管張譚認為,他手握的經典,不會過時,也不得不考慮時效性。
第四,也是促成張譚提前發表《射鵰》的關鍵因素,就是武汗之行的受辱。讓他真切的體會到,自己名氣不足實力不夠的窘迫。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