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店你知道嗎?”

“知道,土山鄉對吧,我家崗集鎮的,跟你們家土山鄉挨著的。不過土山來雙墩,距離不近啊。”張譚熟絡的帶動話題,他畢竟是三十多歲的大叔,再怎麼裝嫩,也遠比王飛虎這樣的青澀少年要成熟,尤其是交際方面。

王飛虎不好意思的說:“上長灃的學校,一樣很遠,而且沒考上長灃一中,去長灃也沒意思。”

“我也是這麼想得。”張譚附和。

合淝市是安微省的省會,下轄三縣四郊,長灃縣是最北邊的縣。地形上呈一個南北走勢的長條形狀,有兩條公路合淮路(206國道)、合水路(縣道)貫穿南北,並列在縣裡左右兩邊。鄉鎮的分佈,基本上也是沿著兩條公路,左右對稱。

雙墩鎮在長條形最南邊的右邊,崗集鎮在最南邊的左邊,兩個鎮緊挨著,都與合淝郊區毗鄰。土山鄉緊挨著崗集鎮,但是距離雙墩鎮就要遠了一些,尤其是在當下還沒有修建村村通的情況下,得從合淝市繞路。

按照常理,合淮路沿線鄉鎮,跟合水路沿線鄉鎮,很少有交際。合淮路沿線鄉鎮的學生,跑去合水路沿線的雙墩中學唸書的,很少,成績差的基本上都留在本地念書,成績好的則選擇去了水家湖鎮。

水家湖鎮是長灃縣的城關鎮,位於長條形最北邊的左邊,一中、二中都在這裡,與崗集鎮中間隔著羅塘鄉、莊墓鎮、義井鄉、楊廟鎮、吳山鎮、土山鄉,很遠。

換句話說,長灃一中在縣北偏西,雙墩中學在縣南偏東,一北一南,起碼距離七八十公里。

因此,選擇來雙墩中學唸書的王飛虎和張譚,都有些突兀。

有了這麼一條相似的經歷,王飛虎漸漸的拘束少了。

聊了沒一會,天就要黑下來。

“去吃飯嗎?”張譚問。

“好。”

……

雙墩中學的食堂,還沒有後來的那種刷卡機制,都是買飯票,當然,直接給錢也不是不可以。飯票分為兩塊、一塊、五毛、一毛四種,是那種比火柴皮稍小的長方形塑膠皮。

綠色的是兩塊的,紅色的是一塊的,一塊錢能打到一份葷菜;黃色的是五毛,五毛可以打到一份素菜;藍色的是一毛的,可用來打米飯或者開啟水。

這個年代,三毛錢米飯就能讓人吃到飽了。

張譚換了十塊錢的飯票,似乎是因為剛剛開學,食堂並沒有燒菜,只有炒飯和麵條、粉絲賣。

一般的油炒飯是一塊五一份,要加個雞蛋,或者加個火腿腸,都是多收五毛錢。

很便宜。

當然,張譚的生活費,一個月家裡也就給兩百塊錢而已,換算下來,一天七塊錢都不到。早晨吃兩塊錢,中午吃三塊錢,晚上再吃兩塊錢,基本就花完了。就目前看來,張譚正處在長身體時間,一天七塊錢根本不夠吃。

別說還得省錢去上網。

那時候他的掙錢辦法,就是回家說要花錢買資料,然後月頭瀟灑幾天,月尾吃泡麵,還得借點錢。

“荒唐的歲月,似乎又回來了,只是,現在我想荒唐,都沒那個興致了……上輩子我體格差了點,就是因為高中沒吃好,營養不良,這輩子一定要加倍補回來!”

排著隊,張譚有些感慨。

很快,就輪到他和王飛虎買飯了。

“你吃什麼,我請客。”

“不用,我自己來買。”

“好吧。”張譚無所謂的轉過身,對窗戶後面的食堂老闆說,“我要一份蛋炒飯,嗯,多加兩個雞蛋。”

“多加兩個雞蛋是吧,三塊錢。”

第007章 筆記本

食堂的炒飯味道並不咋的,不過張譚的身體明顯處在發育階段,幾下子就把一大海碗的蛋炒飯給吃光了,連米粒子都沒給剩下。

吃飽喝足,回到宿舍。

之前床鋪在但人消失的兩個舍友,也回來了,自然又是一番認識。

一個小胖子,叫陸昆,雙墩鎮本地人,但是家住農村,有點遠,也選擇了住校。一個瘦高個,叫陸鵬,同樣是雙墩鎮本地人。陸姓是雙墩鎮的大姓,張譚記憶不差的話,還會有一個舍友,也姓陸,叫陸勇。

“這樣說張譚你是崗集人,崗集在哪邊啊?”問話的是陸昆,胖乎乎的很和氣。

對於陸昆,張譚很熟悉,因為他是張譚他們班,學習成績最好的一位,高考考了一本線,報了南亰農業大學,結果撞車,撞去了江蘇科技大學,一本的成績上了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