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最近的《倚天屠龍記》來說。一套六冊的最後一冊三月份上架後,全書正式與廣大的武俠讀者見面。這個時候。對於這本書的評價,也達到了一個臨界點。或許很多人不喜歡主角張無忌的性格。卻不妨礙這本書的質量,以及對張譚的崇拜。
已經沒有人反對,張譚被稱為武俠史上最偉大的作家。
武俠、武俠,不僅要有武功、有武林,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大俠。
從《射鵰英雄傳》開始,僅接著是《神鵰俠侶》,再到《倚天屠龍記》終止,這三部小說,都是以“俠之大者,為國為名”為主題,創作的武俠小說。貫穿全文的,始終是大俠兩個字。
很多武俠迷,在《倚天》結局後,深入研究這三部小說,開始給這三部小說,排列歷史地位。
越研究越是令人膽顫心驚。
“探長二十歲不到,寫盡了人生成長之悲歡離合,可以稱一聲妖孽。”
“武俠小說中寫愛情,有比探長寫得更好的嗎?”
“縱觀武俠歷史,沒有任何一部小說,能說超過了射鵰三部曲的成熟。更有四大名捕、小李飛刀等作品的風格獨特,譚張可以說是武俠百年一出的人物。”
“弱冠之年,氣吞如虎;俠之大者,譚張當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射鵰三部曲其實應該是射鵰四部曲,還有一部隱藏在三部曲之中,乃是透過書中人物的口中,或者旁白回憶與轉述,描繪出了這影藏著的‘真正的第一部’。”
《倚天屠龍記》全書結束,武俠迷們漸漸發現,這三部背景相同的武俠小說,就彷彿是節選的三段歷史一樣。很多劇情故事,都是有詳細的來龍去脈,也正是這彷彿真實的歷史一般的背景,讓射鵰三部曲整體境界拔高一層。
遠超其它武俠小說。
於是有痴迷者,反覆翻閱,終於是找到了這“射鵰第四部曲”,洋洋灑灑的將整個故事總結成一個圓滿的畫卷。
這部隱藏小說的故事從公元1115年開始,也就是北宋政和五年。這一年宋徽宗下令搜遍天下道書,命狀元郎黃裳開始印刻《萬壽道藏》。
黃裳讀遍道書,領悟了上乘武功。
又因為宋徽宗喜歡修道,治國無方,重用蔡京等佞臣。加上與金國一道謀劃夾擊遼國,卻落得個大敗而歸,導致國內民不聊生。這讓從唐朝時期就傳入中原的摩尼教大興,號稱明教,江湖有志之士、各派高手多加入明教。
明教教主方臘於是起義,起義的地方是吳越之地,而吳越之地的福。州恰好是黃裳當地方官的地方。由於北宋是文官帶兵,所以通道的宋徽宗命黃裳去剿滅明教,於是發生了一場爭鬥。
黃裳當時還沒創出《九陰真經》,並不是明教的對手,殺了無數明教高手後,落敗逃走。找不到黃裳,明教這邊剩餘的高手,就把黃裳父母妻兒殺個乾乾淨淨。黃裳悲憤之下,苦心研究如何破去對方各派高手的武功。
殊不知這一躲,就是四十多年。
而他躲起來的這些年,靖康之變發生,金國先滅了遼國再滅了北宋,把徽宗、欽宗等皇族都擄了過去。後來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召集北宋的散兵敗將,建立了南宋。南宋建立,岳飛、韓世忠等中興四將北伐金國,頗有戰果。
再接著就是秦檜陷害岳飛,不幸在風波亭遇害,臨終前留下了一身兵法精華的《武穆遺書》,收在皇宮裡。自此中興四將死的死,老的老,北伐大業遠去,韓世忠和梁紅玉歸隱西湖。(未完待續。)
第251章 射鵰隱藏篇(下)
韓世忠歸隱後。
他的部下上官劍南也退出了官場,投身鐵掌幫,打拼成為幫主。聽聞岳飛遇害,上官劍南夜闖皇宮將《武穆遺書》盜出來,獻給了韓世忠。韓世忠便將《武穆遺書》藏起來,留待日後有緣英傑,繼續圖謀北伐,並留下線索。
這個時候黃裳隱居了差不多二十年,當初被他屠戮一空的江湖青年一代,漸漸成長起來。有個姓獨孤的劍術高手,創出了獨孤九劍,手持玄鐵重劍打敗天下無敵手,倍感高處不勝寒,空虛寂寞冷。
便隱居山林,與巨雕為伴,一起練劍。
又二十年後,黃裳終於破解了各派的武功,出山報仇。結果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就躲了四十多年,當年的仇家都老死光了,只剩下當初一個花季少女,變成了花甲老人。黃裳見到了這老婆婆躺在床上病得快死了,心頭有所悟,報仇的心思也就淡了。
並且也想到,自己也老了,應該沒幾年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