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之一決賽變陣4231淘汰葡萄牙後,勒夫就對這個陣勢深信不疑。在巴拉克身後安排領命後腰,很好鞏固了防守。中場人數優勢,在保證防守的同時,也能第一時間策動快攻。希策爾斯佩格傳身後球的效率有目共睹,正好能彌補巴拉克的技術缺陷。
然而實戰中,德國隊這些優勢元素都沒能表現出來。巴拉克全場比賽不在狀態,射門軟弱無力。雙後腰則被裡貝里和唐強勢壓制,德國隊連克葡萄牙土耳其的中路強攻沒能起到效用。
在中場的比拼中,日耳曼人被‘技術性擊倒’,法國人以眼花繚亂的傳倒配合,玩弄他們於股掌,而巴拉克們只能像沒頭蒼蠅般被動追球。而即便他們斷下球,也往往傳遞兩三下便無疾而終,不是出邊線就是傳到對手腳下。
法國人防守中的漏洞很明確,便是禁區內缺乏高點保護,除了圖拉姆之外,法國後衛都不是空戰行家。然而,德國隊給予克洛澤和巴拉克這兩個空霸的支援力度太小,兩翼傳中沒兩腳到點到位,巴拉克三次射門,不是遠射便是門前補射,克洛澤乾脆一次打門都沒有。
讓人奇怪的是,即便是最後時刻落後情況下,德國人也沒有祭出長傳禁區的點對點式打法,仍在不懈地追求地面滲透,結果便是一次次被對手斷球后打反擊。要知道即便克洛澤被換下,戈麥斯與庫蘭伊也是高球作業的行家裡手。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不輸球才是怪事。
荷蘭隊輸在丟失傳統,俄羅斯同樣輸在丟棄傳統,為什麼勒夫也要丟失傳統?德國輸得一點也不怨,一直丟失傳統的球隊能拿到冠軍?”
圖片報的評論說實話還是有點偏激的,在德國零比三落後的時候,德國人並沒有放棄,只是進入到補時階段,才放棄比賽的。
不過。大多數媒體都認為決賽失利對德國隊來說是件好事,並且表達了對勒夫執教水平的樂觀。畢竟,以現有的一些年輕球員為班底,他們的前景是光明的,因為勒夫在以後的比賽中會挖掘出年輕球員更多的潛力。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說道:“勒夫走的路是正確的,德國隊應該在技術上提高,才能追趕上現代足球的步伐。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德國足球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法國隊八年之後重現輝煌,除了與荷蘭那場比賽敗北之外,他們幾乎與每個對手比賽的時候。都掌握主動。有法國媒體認為這支法國隊。甚至超越了齊達內的那支法國隊。
里昂日報評論道:“從小組賽的生死戰開始,法國隊在場上表現了王者氣勢。無論是四比二戰勝西班牙,還是決賽的三比零完勝德國,他們都一直將比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就是王者的氣勢!”
上場五次。十一個進球。三場帽子戲法。唐絕是法國隊獲勝的最大功臣。巴黎日報說道:“一年前,唐轉會到伯納烏,有義大利媒體就說了。‘米蘭賣的不是一位普通的球星,而是賣掉了奪冠的希望。’。一個賽季結束,米蘭從巔峰跌落,歐冠早早出局,意甲被國米遠遠甩在身後,而皇馬實現了西班牙歷史上首個三冠王!”
“現在我們要把義大利媒體的那句話修改為——法國隊擁有唐,就擁有了爭奪冠軍的實力!”
“唐在一些人眼中是狂妄的,是霸道的,甚至有媒體稱他是球霸。‘狂妄’的唐在決賽之前說,‘這是屬於我的歐洲盃!’,‘我要將德國隊踩在腳下!’。德國媒體嘲笑他,強大的德國怎麼可能讓他得逞。但是他做到了,帶領球隊完勝德國。上場五次,十一個進球,三場帽子戲法,誰敢說這屆歐洲盃不是屬於他的!”
歐洲盃結束的第二天,歐洲盃宣佈了本屆盃賽的最佳球員,唐絕毫無意外的當選。他成為法國曆史上第三個歐洲盃最佳球員,前兩個分別是普拉蒂尼和齊達內。
有法國媒體稱,這三人代表法國足球的三個時代,普拉蒂尼將法國足球從歐洲二流帶到歐洲一流,齊達內將法國足球從歐洲一流帶到世界一流,唐絕保持了法國足球世界一流的水平。
一些荷蘭媒體乾脆稱唐絕為“球王”,荷蘭電訊報說道:“一座世界盃,一座歐洲盃,三座歐冠獎盃,一個新球王正在創造他的神話!”
荷蘭共同日報說道:“足球市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時代呼籲新球王,唐在這個時候趁勢而起,攀爬到絕大多數球員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高度。無論是國家隊層次的比賽,還是俱樂部層次的比賽,他都達到了頂點。他就是新球王!”
這種觀點得到西班牙馬德里地區媒體的認可,馬卡報好像忘記了幾天前發生的事情,“拿到歐洲盃,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