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證拉起一支數百人的隊伍一丁點問題莫得。

周大少看到踴躍參加犧牲救國同盟會的,當然是自己這支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的二十餘年青人,嘴巴都笑裂了,好,好啊!這回去一路上都照此幹吧。老子的這支回家的隊伍,是宣傳隊,是收割機,是……

所以說,後來當週大少率領二百來人的,整一個加強連的隊伍,浩浩蕩蕩趕回重慶過春節的時候。重慶知道周大少的所有人那是一挑大拇哥:“咱們團長果然是最大最強的兵販子頭!”林湯圓則是又愛又怕,愛得是周家欣拉得這批有較高素質的人才;怕得是周大少這忽悠人的本事真是暴漲啊!自己的么女雪兒可不要遭那娃迷得五迷三道的,連個人老漢到時都認不到了哈。

從晉、豫交界的平陸過了黃河,周大少一行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的三十餘人來到了千年古都的洛陽。

洛陽位於河南西部,橫跨黃河中游的兩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人口在當時也已有幾十萬,是一個很大的城市了。洛陽曆史悠久,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歷史上曾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是中華民族黃河流域文明的發源地,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洛陽在中原大地的地位舉足輕重(當時鄭州是比不上的),它也是控制隴海鐵路的關鍵要衝。

別的不用多提,對於超級好吃狗的周大少來說,到了洛陽,這聞名天下的洛陽水席是絕對不會放過的。名義嘛,為了慰勞辛苦的老同志,為了熱烈歡迎新戰友加入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周大少在洛陽龍門飯店擺上了洛陽水席。

這洛陽水席,其實說白了就是流水宴席。洛陽水席酸辣味殊,清爽合口,共有24件組成,先上八個冷盤(四葷四素),然後十六道熱菜,四個壓桌菜。其它的十二菜,每三道味道相近的為一組,每組各有一道大菜領頭,吃一道上一道,如行雲流水,故人們稱為水席。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幾個人,還真不好點這洛陽水席。這周大少的隊伍三十餘人,正好。眾人包括周大少自己都是第一次見識品嚐這聞名天下的饕餮大餐,以後可有的吹了。

吃完大餐不忘上班。接下來,按周大少、蘭蘭妹妹的安排,在洛陽中學搭起宣傳臺子,給東都人民帶來精彩新穎的文藝演出,當然主要是在這人傑地靈的千年古都也找些人才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

除了洛陽水席,洛陽牡丹之鄉的美名也聞名遐邇。得找一首歌,周大少彷彿依稀記得有首歌專唱牡丹的,哼哼唧唧出來,非常受蘭蘭妹妹、林雪兒等人的喜愛。沒想到,《牡丹之歌》隨著在洛陽中學一唱出來,迅速風靡東都,成為了洛陽人最喜愛、最愛哼的歌曲。這周大少的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西南服務團也是聲名鵲起,一時間成為了洛陽人們熱議的物件。眾多的大中學生蜂擁而至,周大少喜笑顏開,一首記得記不太真切的《牡丹之歌》最後竟換來了七、八十個洛陽有志青年,太值了。那一頓食之餘味的洛陽水席,再整一回哈,歡迎洛陽的新加入的同志啥!

自己的隊伍大發展。心情愉悅的周大少在臨離開東都時,與倆個女娃子和幾個親隨興致勃勃要遊覽一下龍門石窟和中國第一古寺洛陽白馬寺。

洛陽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南六公里處,始鑿於中國南北朝時北魏的那個著名的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而經五代十國的東魏、北齊,後來的隋、唐,北宋諸朝,延綿400餘年雕鑿不絕,形成了南北長達一公里多,現有窟龕二千餘個,題記和碑刻3600多件,佛塔幾十座,造像十餘萬尊的宏大工程。洛陽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石窟。

別看只有一公里多,這一通遊歷下來,花了半天時間。有些餓了,周大少就在回城的關林(埋葬三國時蜀漢大將關羽關雲長首級的地方,是一處宮殿式建築物,古柏成森,隆冢豐碑,氣勢巍巍)附近一個小食攤上,周大少喊大家嚐嚐胡辣湯。這個時候,胡辣湯還不像後世遍佈大街小巷,主要還是位於老城南關林附近的特色美食。

胡辣湯是洛陽一道別具地方風味的小吃,已有百年曆史,精烹細作,味道鮮美。主料有精粉面、粉條子、肥豬肉,配以花生仁、芋頭、山藥、金針菇、木耳、蔥花、薑末、蒜片、麵筋泡等,非常好吃,有機會到洛陽,大家可以嚐嚐看。

周大少很是欣賞這道胡辣湯,它充分體現了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源地的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豐富多彩,此時又面對柏林森森,想到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