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部分

心了!

於是剛開出涪陵長江碼頭的小客輪返回,周大少團長的船隊也停靠碼頭,涪陵榨菜的老闆們要招待大家吃頓便飯。

因為有些倉促,沒有提前準備,這在涪陵的一頓飯很簡單,但大家卻一致留下了深刻印象:沒有一道菜不與涪陵榨菜有關,榨菜肉絲、榨菜粉絲湯等家常菜就不說了。就連一碗嫩嫩的豆腐腦亦如是:白如雪吹彈可破的豆腐腦上,撒上少許榨菜粒,澆上紅油辣子。舀一勺送進嘴裡,豆腐腦的嫩滑細膩與香、脆、鮮、鹹、勁的涪陵榨菜互相映襯,各得益章;你無我則不顯嫩滑,我有你則更見脆香。簡單的卻是最直接的絕配!

周大少團長想起後世的一道菜,於是也露了一小手:把精選涪陵榨菜切丁,與臘肉丁、蘑菇丁(水發)、幹海椒段、碎米芽菜、花生粒、芝麻等十幾種基本上都是丁丁粒粒的食材用快火旺油翻炒,收油噴香既出,一端出來。我的媽也,幾十個涪陵榨菜老闆們一嘗之下,就欲把這小盆下飯的小菜,周大少團長叫啥子“飯遭殃”的菜給一人一小碗瓜分了。

這下子激起公憤,這啷個要的喲?!不說“飯遭殃”色彩誘人,那個香,整個飯堂子都充滿了。西南服務團的隊員們不幹了,就憑著咱團長一路上展現的神廚技藝,雖說只是一個下飯的小菜,咱們嘗一口都沒有份啊?!人們鼓譟起來,最後一致協商同意,用個小勺子舀給飯堂的所有人,一人一勺,都有份哈!?

嚴格說起來,這道周大少團長炮製的“飯遭殃”屬川菜系列中的鹹鮮味。絕的是周大少團長把其中的色彩、口感,尤其是香味搞得特別突出,涪陵榨菜在其中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屬於點睛之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幾十個涪陵榨菜老闆們都在心裡暗豎大拇指:周小大老闆理解涪陵榨菜文化的深度我等不及十一,涪陵榨菜在他領導下必定光輝發展,前途燦爛如斯!

偶得“飯遭殃”技藝配方的飯堂老闆欣喜異常,卻稍嫌菜的名字不雅。周大少團長哈哈大笑,念道:

“聞到香,人跳牆;吃不著,心發慌;小碗添,大缽裝;斤八兩,一掃光;饃躲閃,米逃亡;上此菜,飯遭殃!”

此等俚曲童謠,周大少團長念得生動形象、詼諧風趣。人們大笑鼓掌!真妙趣橫生啊。飯堂老闆這才明白,還真找不出其它更形象貼切的名字來比喻此菜的:剛才一小勺大家哪個不是狂吃二、三碗飯,這個還真是下飯的冤家!

飯後閒談,周大少團長又問到去年的尚餘的儲存涪陵榨菜的情況。老闆們皆面有苦澀,特別是烏江、魚泉兩家去年尚餘最多,數百噸之巨,好幾千大罈子。嚴重影響了今年的生產安排。

這個涪陵榨菜的釀藏對周圍的氣候溫度、溼度要求極高,一般說來在十幾度之間。而涪陵跟重慶氣候差不多,夏天特別炎熱,故涪陵榨菜老闆們多是年產年銷(儲藏半年到下年青菜頭出來出),儲藏不會超過很久。只有極少部分高品質的精品榨菜才會在專門挖的很深的保溼恆溫的地窖中長期儲存,因此造價很高,不能大規模生產。要提高涪陵榨菜品質,能有一個低成本的儲藏方法至關重要。

一般說來,對於涪陵榨菜這種釀鹹菜,在合適的溫溼度條件下,儲藏時間越久品質越好。但當時的條件是不可能保證這一點的,故很少有超過幾年的儲藏時間的。外界的諸多條件都會影響到涪陵榨菜的儲藏品質,搞不好辛辛苦苦儲藏幾年到頭來弄成一大罈子一錢不值的丟貨了!所以烏江、魚泉面對著一大堆涪陵榨菜的儲藏密封大罈子挖地窖成本太高,放在外面天一熱起來面臨更大的損失,啷個不心焦嘛?

“兩位老闆也別心焦了,這近三千壇每壇二百斤共300噸烏江、魚泉涪陵榨菜我個人全買了!”

“啊!?周小大老闆,你買這麼多啷個放喲?這個沒有儲藏條件可就糟踐了,壞了一錢不值的,這可是十幾萬啊?!”烏江、魚泉的兩個老闆可不想害人。

“你們放心,我買起去又不是為了放壞了。我還要拿這三千罈子涪陵榨菜給我的乖雨娃子十八年後當做嫁妝哈!”周大少團長笑眯眯的望著正端個小碗碗還在一粒粒數著“飯遭殃”吃的馬曉雨小朋友。

“啊?!啊?!”這回好,不是兩個老闆在啊了,周圍包括林大小姐等人也嘴巴張起多大:要放十八年啊?!

林雪兒幾個曉得周大少一些秘密的人知道,這或許能行。周大少團長在重慶到處挖洞(原來是為了放涪陵榨菜啊?)把這三千罈子涪陵榨菜拉到一個溫溼度適宜的山洞一放,倒是行得通的。哎呀,團長對小雨娃子那真是比親老漢都要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