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崗旅團,相對力量不強,又可依託有沂河之阻的臨沂城做堅決抵抗,不妨採取龐炳勳的第三軍團據城堅守,把片崗旅團牢牢粘在臨沂城下,而馳援的張自忠將軍的第59軍則在臨沂城外威脅片崗旅團的側背。這樣子城內外前後夾擊,必將片崗旅團擊退,也就起到了阻其與磯谷師團會師臺兒莊的目的。
再說,擋弱放強也是自然之選。等把經過逐次消耗的磯谷師團放進我們預設的臺兒莊戰場,任它再強也是我軍早已準備好的砧板上的一塊肉,強好啥,說明它是一塊肥嘎嘎嘛我軍就是要人多欺負人少,五打一不行,弄個十打一也可以啥。不要怕人嘲笑,消滅了鬼子,把大肥肉吃到嘴裡。那才是實惠的
真是如此,諸位可以期待我第五戰區將打出一個轟轟烈烈的大勝仗一戰圍殲一個日軍甲種常備師團將創我軍輝煌戰績。”
周大少團長說完這話,興奮地一使勁就把那支柳枝指揮棒扔進了不遠的東湖水中,就像磯谷師團被他娃已經算得死死的了。
這樣子,看來周大少團長也不打算讓別人說啥子了哈。是啊,他娃這一通賣弄,卻正是後來第五戰區李司令長官採用的計策。
不過,李司令長官自然不會在戰前就有這麼清晰地全盤考量,那是根據當時龐炳勳將軍、張自忠將軍取得臨沂之戰勝利,把片崗旅團擋在臨沂以外近一週而呈現出來的一絲契機,李宗仁果斷抓住戰機,利用滕縣血戰極大消耗了突進的磯谷師團的實力,併成功把磯谷師團放入臺兒莊,調集重兵圍而殲之,取得了抗戰以來最輝煌的震撼世界的一戰幾乎全殲日軍一個甲種常備師團的臺兒莊大捷。李宗仁率領一幫子雜牌軍一戰成名
所以在後來獲悉臺兒莊大捷真是如周大少團長的提前一兩個月就算計出的一樣的時候,這些周大少團長新結拜弟兄的東湖“八大金剛”無不瞠目結舌,從此服氣這個年紀輕輕的么老弟。
“好不錯”
孫立人、張靈甫帶頭叫起好來,對於這個中將的一路擋一路放的誘敵深入計策表示了讚賞:出人意表,果然有貨
“哎呀遭了,千算萬算曉舟老弟可是沒有想到這一點這些雜牌軍在李宗仁司令長官協調下,都可以協同一致抗敵,你可不知道偏偏那個龐炳勳和張自忠卻是死冤家見面不掐就算不錯,還指望他倆在臨沂共同一致對付片崗旅團?指望不上了。臨沂保不住了,還打什麼臺兒莊戰役喲?”
突然一個出身西北軍後來轉投老蔣的嫡系**的上校團長想起來叫道。知道些內幕的幾個人連連搖頭,“正是正是”
那個上校團長細說端倪:
“曉舟老弟,你可不知,如今弄得水火不容的,眾人皆知的冤家死對頭的第三軍團的龐炳勳和第59軍的張自忠,原來都是在西北軍效命。
中原大戰的時候,龐炳勳禁不住委座的加官進階的誘惑,暗暗投靠了委座。老龐拿自家弟兄做了投名狀,當時反戈一擊從背後襲擊了張自忠部。差點使號稱西北軍虎將的張自忠一世驍勇險些死在老龐手裡。
從此後,張自忠那是把龐炳勳恨透了,可以說是恨到了骨頭裡。抗戰一起,張自忠就曾公開揚言:他可以與任何部隊合作,與任何敵人交手都不怕,但就是不會跟龐炳勳這個死老頭做什麼友軍,這人是會從人背後拿人的”
這還真是周大少團長漏算之處:
要想在臨沂擋住片崗旅團,僅靠龐炳勳部據城死守,那是擋不住的。真正能夠解燃眉之急的援兵恰恰就是在附近的張自忠將軍的第59軍。
從實力對比上看,張自忠將軍的第59軍兵多將廣。但按編制,龐老頭卻是能夠指揮張自忠將軍的軍團長。能讓張自忠將軍率領第59軍馳援臨沂,協同龐炳勳部守住臨沂、擋住片崗旅團,這都非常令人難辦了。竟然還要讓張自忠將軍聽從龐炳勳的指揮,幾乎不可能這就麻煩了,臨沂這邊擋不住片崗旅團,周大少團長的好計妙招則根本無從談起。
周大少團長聞言後卻是哈哈大笑。他娃是知道在國難、私仇的選擇之時,張自忠將軍那是毫不猶豫選擇了共赴國難,以鮮血與勝利響亮地回答了所有質疑他的人們:
兩戰臨沂,張自忠將軍親率第59軍,像一頭兇狠的雄獅,大戰片崗旅團。付出了巨大的犧牲,59軍僅連長就傷亡了120人之多
他不僅有力地配合了龐炳勳部的行動,更是打得第五師團的片崗旅團痛徹心扉,以一比一的傷亡比例,把號稱日軍第一支機械化師團的第五師團的片崗旅團牢牢擋在臨沂之外,甚至不得不退避湯頭一線。後日軍稱:“張將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