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精兵也趕到了普州城外,和李桐合兵一處,開始加大了攻城的力度,孟戰這才覺得扛不住了,一天之內派出數撥人馬趕往成都向蜀王求援。
但是蜀王現在手頭實在是沒有多少兵力,只好令周邊的州縣集結人馬,前往普州增援孟戰,但是這些蜀地的官員,都畏戰如虎,找各種理由不肯增援普州。
最終普州在周成和李桐的猛擊之下,火藥彈,火油彈不要錢一般的朝著城牆上猛砸,最終還是攻克了普州。
主將孟戰當場死於亂兵之中,監軍太監也被叛軍所殺,周成、李桐二人攻克了普州之後,對普州屠城三日,這是他們第一次在蜀地之中進行屠城,三日之後普州幾乎變成了一座死城。
第七十八章 稱王
訊息傳開之後,更是把蜀地之中各地的官員民眾嚇得不輕,他們這才意識到了吳軍的兇戾,某種程度上也摧垮了蜀人對吳軍的抵抗意志。
接下來周成和李桐合兵一處,繼續朝著成都攻進,沿途再未遇上像樣的抵抗,往往兵馬一到,守城的官員和蜀軍便逃的逃降的降,讓吳軍如同武裝遊行一般的透過了這些地方,甚至於在渡過資水,攻打資州的時候,作為成都的門戶,也是最後一道天然屏障的資州,也沒有在資水岸邊構築工事派兵阻擊渡江的吳軍。
反倒是資州刺史還巴巴的跑到城外,率領城中守軍迎接吳軍的到來,直接就投降了吳軍。
資州一下,成都就再無險可守,周成率軍幾天之後便出現在了成都城下。
蜀王這時候已經慌作一團,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而他手下的屬臣,這時候能跑的早已提前拖家帶口的逃離了成都,剩下的也都躲在家中不肯出來,以前熱鬧的王府大殿上,現在空空落落,僅剩下了幾個文官。
蜀王派人出城,找周成商量,願意給吳軍出錢二十萬貫,換取吳軍不攻打成都,並且同意將蜀地東部的幾州割讓給吳候李霖,換取吳軍不吞併蜀地。
但是事已至此,周成哪兒還會答應蜀王的要求,令蜀王立即開城獻降,可以確保不傷害蜀王以及王府之中的世子王妃。
蜀王到這個時候,雖然知道大勢已去,可是卻還是不肯放棄王位,在王府之中又是哭又是罵,罵他的那些屬臣都是忘恩負義之輩害了他。
最後幾個蜀王的屬臣實在是看不過去,其中一個武將決定拼死一搏,獲蜀王封他為討寇大將軍,在成都城內招募敢死之士出城和吳軍決一死戰。
可是最終成都城裡,卻只有幾百人應命集結了起來,在這個所謂的討寇大將軍的率領之下,無比悲壯的開啟了城門,殺出了成都城,朝著城外吳軍殺奔了過去。
各個負責弩炮和床弩的砲手們立即便做好了發射的準備,望著這裝備簡陋的數百蜀地的敢死之士,周成和李桐都欽佩的感嘆了一番。
隨後周成一揮手,無數弩箭便從吳軍之中升騰了起來,在空中形成一片烏雲,朝著這數百名蜀軍死士飄去,又如同暴雨一般的灑落在了他們之中。
在一陣短暫淒厲的慘叫聲之後,整個城門外的地面上如同開了一片蘆葦花一般,數百具屍體倒伏在這片蘆葦花之中,猩紅的鮮血看起來是那麼醒目刺眼,形成了一幕悽美的景象。
那個剛剛受封為討寇大將軍的蜀將,全身上下都插滿了箭支,可是卻依舊持著一杆步槊,杵著地面屹立不倒,怒睜著雙眼,帶著滿臉不甘望著吳軍的大陣。
周成望著這員蜀將,默默的摘下了頭上的鐵盔,夾在腋下,在戰馬上微微朝著這個蜀將欠身低頭施了一禮。
其餘的那些吳軍兵將,也都紛紛摘下頭盔,持著兵刃抱拳躬身對著這員蜀將還有那倒在地上的數百名蜀軍死士施了一禮。
“周成!剛才你為何不准我率兵前去和他們一戰?這是他們應得的榮耀!”李桐重新將頭盔扣在頭上之後,側臉滿臉的不喜對周成問道。
周成斜著眼掃了李桐一眼,緩緩開口說道:“你忘了主公曾經給我們說過一句話嗎?我們是軍人,而不是遊俠!我們為將者,要為每一個手下的兵卒生命負責,他們的生命不該被浪費到我們無意義的對敵人的敬佩之上!
來人!傳我將令!收殮他們的遺體,厚葬之!入城之後查明他們的身份,按照我軍的定製給予他們家人厚撫!軍中司馬負責在成都城外,為他們建起一座忠烈祠!忠勇之士不該被遺忘!”
當這數百名蜀軍死士陣亡之後,偌大的成都城便如同被剝光了最後一塊遮羞布的女人一般,赤…裸呈現在了吳軍面前,再無一人站出來對吳軍舉起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