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載之內,就會再有良機。自古建立威信,軍功最快,有水丘將軍和四伯父等人統軍、參贊,以兒臣的年紀,只是虛掛一軍職銜附其驥尾罷了,絕不會自作主張。”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錢弘佐本就不是窮兵黷武的嗜殺之人,在軍事方面雖無明顯的才能,也算是審慎,沒有天賜良機一般不動手。
去歲福州求援之時,眾將都以為唐軍勢大,福州不可救,只有錢弘佐本人和內牙軍大將水丘昭券二人力主出兵,最後果然建功。今年至今為止還沒有看出什麼機會,讓他貿然答應兒子的想法,卻是有些為難,所幸錢惟昱提出的理由還是比較充分的,也能夠服眾,錢弘佐這才考慮。
思想鬥爭了一陣之後,本著“兒子畢竟是自己親生的好”的想法,錢弘佐總算是有了決斷:誰不想自己死後由親生兒子可以繼位呢?只要審慎持重,做好出兵的籌備倒也不算錯,為了這一點,激進些也就忍了。錢弘佐把前因後果想了一遍,表情終於從一開始的凝重變得如釋重負。
“我兒,你有心為國建功是好的,可是有一件事父王必須先和你說清楚。你今年才十歲,以如今的形勢,如果你沒有到十八……十五歲之前,父王就……的話,那麼為了國家安定,父王是不會遺命傳位於你的。
就算父王有此心,宗室為了國家也不會答應,如今不是太平時節父王想知道,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會怎麼做,是強自繼位,還是以社稷為重?”
此前的對答如流,已經讓錢惟昱神經漸漸放鬆下來了,到了這時,見父王問到了戲肉,也不由得凝重起來,兩世靈魂交戰思索,才算是給出了一個答案。
“亂世之時,國有長君,社稷之福。如果兒臣確實無此福分,自然不會強求。只要我吳越錢氏興盛,一人一脈之得失,又何足道。當然,如果兒臣屆時功業確實足以服眾,那麼也不會徒然以年齒之長幼定奪,這點還望父王明鑑。
最後,此次我軍如果再襲閩中,很有可能會激怒唐國,唐國如今正是大敗之後國力軍力青黃不接之時,年內不太可能對我做出反擊。但是兒臣觀中原、馬楚盡皆不穩,如果假以時日也許是一兩年後唐國恢復國力之時,那時如無其他牽制唐國的諸侯,那麼唐國很有可能集結重兵向東兒臣願於此時再為國建功。”
從經濟、人口和土地規模上來說,南唐的國力比吳越要強大一半多。吳越如今戶口在五十多萬戶、三百萬人口,按照國家危急之時五戶一丁的比例擴軍,也只能籌建十多萬人的軍隊;而南唐有一百三十餘萬戶、七百多萬人口,同時因為和中原直接接壤、人口中中原流民比例更高,急難之時可以徵調三十萬至四十萬人的兵馬。
當然,不熟悉五代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戶口人口數量有點少,但是其實結合數十年的戰亂對社會生產的破壞來看,南唐和吳越的人口已經不算少了歷史上,在五年之後,中原的後周世宗柴榮登基的時候,也就是顯德元年,當時普查國朝人口,結果中原只有二百三十萬戶、一千兩百八十多萬在籍人口。連中原王朝主體都只有兩百多萬戶、一千兩百萬人口,南唐和吳越的七百萬、三百萬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貫穿整個五代史來看,南唐和吳越保持持續和平的時候,主要也是中原王朝非常穩定或者南唐、楊吳自身內部不穩的時候因為那些時候吳越可以結納、進貢中原王朝,使南唐不敢東向。
那種年代,一旦南唐對吳越用兵,那麼不願意看到江南一統的中原王朝就會牽制性地襲擊南唐的兩淮之地,吸引南唐的部分兵力為吳越解圍,好繼續維持江南東西分裂的現狀坐收漁利。
而南唐或者此前的楊吳政權大規模進攻吳越的時間段,也很清晰,那就是中原王朝內亂不已朝代交替的時候。
四十多年前楊行密猛攻錢那陣子,就是因為晉王李存勖與朱梁爭天下遷延日久,晉軍屢屢把朱溫父子的梁軍擊潰,以致後梁無力南下協助吳越。
而如今後晉初亡、後漢僅有三年壽命,那麼也就意味著在後面的後周朝穩定局勢之前,中原王朝將無法牽制南唐,當初楊吳攻武肅王錢的歷史時機將重現。
但是如今錢惟昱想要勸諫父王所面臨的問題在於:這些事情錢惟昱是透過對歷史的瞭解知道的,但是父王錢弘佐不可能知道這些。
所以錢弘佐在聽到兒子說的論調之後,第一反應立刻就是質問道:“我兒為何會有如此想法?大漢天下初立,驅除契丹胡虜,中原正是百廢待興之時。而且就算唐國寇邊,難道我兒還要再動刀兵解決問題麼?